[发明专利]标签打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0440.2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5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11/00 | 分类号: | B41J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签打印机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1年6月1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134039号的优先权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文中的实施方式涉及标签打印机,其在从衬纸(backing paper)剥离标签之后排出纸张。
背景技术
现有的标签打印机通过打印头在连续地贴附在剥离衬纸上的多个标签上打印信息,并在从衬纸剥离打印有信息的标签之后排出纸张。在该标签打印机中,通过剥离标签的剥离机构执行剥离,然后这些标签被贴附到送往客户住所的诸如箱子等的物品上。该标签打印机中使用的剥离机构通过剥离组件以锐角弯曲衬纸,以便从衬纸剥离标签。为了以锐角弯曲衬纸上的标签,缠绕衬纸的缠绕轴等用于向衬纸给予张力。
此外,为了容易地从衬纸剥离标签,对剥离机构的剥离组件的形状进行了深入研究。举例来说,从标签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观察,标签剥离组件形成为从中间部分向衬纸的两侧突出的拱形形状,从而容易地从衬纸剥离标签。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标签打印机,包括:输送单元,被配置为输送贴附有标签的标签纸;打印单元,被配置为在由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所述标签纸上贴附的所述标签上打印;剥离单元,被配置为包括在与所述标签纸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分离的一对组件,并且通过如下结构从衬纸剥离所述标签:形成输送路径的平面和与输送路径相对的组件表面之间的距离沿从所述标签纸的中间向两侧的方向逐渐增加;衬纸输送单元,被配置为输送所述衬纸使得所述标签被剥离组件剥离;移动单元,被配置为向与所述衬纸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至少一个所述剥离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标签打印机的整体概略图。
图2为示出标签打印机的标签剥离机构的主要单元的示图。
图3为标签剥离机构的放大示图。
图4为示出标签剥离单元的变形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一实施例,标签打印机包括:输送单元,被配置为输送贴附有标签的标签纸;打印单元,被配置为在贴附在通过输送单元输送的标签纸上的标签上打印;剥离单元,被配置为包括在与标签纸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分离的一对组件,并且通过结构(形成输送路径的平面和在在输送路径对面的组件的表面之间的距离沿从标签纸的中间向两侧的方向逐渐增加)从衬纸剥离标签;衬纸输送单元,被配置为输送通过剥离组件剥离标签的衬纸;移动单元,被配置为将至少一个剥离组件向与衬纸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
下文中,图1至图3用于示出实施方式。图1为标签打印机1的整体概略图。图2示出标签打印机1的剥离单元2的主要单元。图3为标签剥离组件的放大示图。
标签打印机1包括在壳体3中保持标签辊4的保持单元5。标签辊4通过将多个标签7以固定的间隔贴附在剥离衬纸6上并卷绕标签纸8而形成。从标签辊4拉出的标签纸8在输送路径9上输送并且还由热敏打印头10和压纸辊11夹住以被打印。打印机1基于由在图中没有示出的外部计算机提供的要打印的数据生成将由控制单元打印的数据(图中未示出),并利用热敏打印头10在标签7上打印数据。压纸辊11由在图中没有示出的动作电机来旋转以输送标签纸8。在本文中,为了简化下面的说明,热敏打印头10和压纸辊11被统称为打印单元12。
在保持单元5和打印单元12之间的输送路径9上,设置了用于检测打印位置的传感器13。传感器13包括设置有夹住传输路径9并且相对配置的发光构件和受光构件的传输传感器。传感器13根据标签纸8上的衬纸6的部分和衬纸6与标签7的重叠部分之间的透光量的差异来检测标签7的位置。打印机1根据标签7的检测位置确定打印位置。
剥离单元2设置在打印单元12的纸张传输方向的下游侧。关于剥离单元2的详细内容在下文中描述,衬纸6以锐角弯曲,标签7从衬纸剥离。从衬纸6剥离的标签7从设置在壳体3的排出端口14排出。在排出的标签7的后端连接在衬纸6上的状态下停止输送。从而,操作者在排出端口14从衬纸6剥离标签7后将标签贴附在物品上。
剥离了标签7的衬纸6通过衬纸导向构件15由缠绕单元16缠绕。缠绕单元16使缠绕单元16的轴17和标签纸8的输送能够同步以通过在图中没有示出的电机来执行旋转驱动,从而在通过剥离单元2向衬纸6给予适当的张力的同时执行缠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经东芝泰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04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