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进司机和乘客联系效率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7271.1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9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贾斯汀·鸿程·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飞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H04W4/02;H04W4/12;G06Q5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刘昌荣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进 司机 乘客 联系 效率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增进司机和乘客联系效率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预订出租车方式都会面临如何使司乘双方快速联系的问题。已有的解决方式无外:互相等待和电话联系。
预订出租车,即乘客并不是站在上车地当场伸手扬招,因此司乘双方处于双盲状态,即乘客不知道预订的出租车什么时候来,司机开到了约定地点也不知道谁是乘客。这种情况往往造成时间浪费,甚至上错车、拉错客等情况发生。
而电话联系也只能在出租车停车后,告知乘客已到达某一地点,时间滞后。如在行驶中,电话联系对于司机方是非常危险的,况且,电话联系依然未能使司乘双方认知彼此,司机依然不知道拉的是哪位乘客,乘客也无法立即判断是哪辆出租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增进司机和乘客联系效率的系统,它可以提高司乘双方的联系效率和准确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增进司机和乘客联系效率的系统,包括有:
出租车调度系统,包括找车模块、智能闪屏模块、车载设备通信模块和移动终端通信模块;其中,找车模块用于确定与乘客叫车业务相匹配的空车,取得接受电召业务的出租车的车牌号码和司机的联系电话;智能闪屏模块预置有一套闪屏指定色,用于根据相近时间、相近上车点的叫车订单,选择一种闪屏指定色;车载设备通信模块用于和车载智能导航装置的交互通信,采集接受电召业务的出租车的实时位置信息,并把包括闪屏指定色在内的订单详情发送给车载智能导航装置;移动终端通信模块用于和智能移动终端的交互通信,接受乘客的叫车订单,并将接受电召业务的出租车信息和闪屏指定色推送给乘客;
智能移动终端,包括移动召车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移动召车模块用于生成叫车订单,并在接收到出租车调度系统推送的信息后,提示乘客是否打开闪屏指定色;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向出租车调度系统发送叫车订单,接收出租车调度系统推送的出租车信息和闪屏指定色;
车载智能导航装置,用于实时定位出租车,向出租车调度系统发送车辆实时位置信息,及接收出租车调度系统推送的订单详情和文字描述的闪屏指定色。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上述系统的实现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增进司机和乘客联系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乘客向出租车调度系统发送叫车订单;
2)出租车调度系统确定接受电召业务的出租车,获取该出租车的车辆信息,并自动生成闪屏指定色;
3)出租车调度系统将订单详情和文字描述的闪屏指定色发送给接受电召业务的出租车上安装的车载智能导航装置;同时,将接受电召业务的出租车的车辆信息和闪屏指定色推送给智能移动终端;
4)当接受电召业务的出租车与叫车乘客上车地点的距离达到出租车调度系统设置的触发距离值时,出租车调度系统向智能移动终端推送消息,告知乘客预订车辆即将到达,并提醒乘客打开闪屏功能,显示出租车调度系统发来的闪屏指定色和车牌号;
5)当出租车到达预定的上车地点时,司机核对乘客所持的智能移动终端上的闪屏指定色和车牌号,判断该乘客是否为该出租车的预订者。
本发明利用出租车调度系统的找车功能、实时采集车辆数据功能、成熟的通信技术,将订单详情和乘客将持的闪屏指定色告知司机;同时将任务车信息和闪屏指定色推送到智能移动终端,然后在任务车接近上车点时,提醒乘客打开闪屏,这样,司乘双方就可以凭借各自接收到的同一种闪屏指定色实现快速匹配,从而大大提高了司乘双方的联系效率和准确度,缩短了联系时间,并避免了司乘双方的错误匹配。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有更具体的了解,现结合图示的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本实施例的增进司机和乘客联系效率的系统,主要包括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飞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飞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72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结钕铁硼粉料的造粒方法
- 下一篇:一种设置有缓降装置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