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辊位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9034.0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1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宏;李德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西普水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5/00 | 分类号: | B02C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蒋家华;查俊奎 |
地址: | 211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式辊磨,具体地说,是立式辊磨的一种辊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水泥工厂中,立式辊磨集粉磨、均化、烘干、选粉和输送功能于一体,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粉磨水泥及其原料,LM型立式辊磨具有如下特点:结构紧凑,占用场地很小,只需要很小空间;运行噪音低:其噪音主要来自辊磨、传动系统及密封风机;采用摇臂单独控制磨辊,采用机械及液压控制磨辊,可在降低噪音和振动的同时防止磨辊和磨盘衬板发生直接接触;能够喂入较粗物料,可节省预破碎能量消耗,提高能量利用率;金属的磨损量低,磨辊可翻出壳体外进行更换和维修,维护费用低;可空载启动,不需要辅助传动装置;通过液压加载系统能迅速变更粉磨力,使粉磨工作更容易;具有很好的可控制性,适应性强,可对各种不同的物料进行粉磨;具有很高的运转率;单位能耗低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LM型立式辊磨没有辊位检测或辊位检测存在一定的滞后,导致现场中控操作人员在使用立式辊磨的过程中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不够,缺少必要的预防性操作时间。未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成本低、安装速度和准确度高的辊位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辊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磨辊摇臂轴上的主动轮、从动轮、连接轴、扭转复位弹簧、弹性连接块、至少一个的感应轮盘、n个接近开关和外壳;接近开关的数量n为大于1的整数;感应轮盘、从动轮和弹性连接块位于外壳之内,并且依次安装在连接轴上;扭转复位弹簧套在连接轴上,扭转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外壳的一端上,扭转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弹性连接块上;接近开关安装在外壳的另一端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主动轮和从动轮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主动轮和从动轮为主从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主动轮和从动轮为主动比例滑轮和从动比例滑轮,所述的主动比例滑轮和从动比例滑轮通过传动带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的主动比例滑轮和从动比例滑轮通过弹性钢丝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感应轮盘的数目具体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感应轮盘和第二感应轮盘。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第一感应轮盘和第二感应轮盘在其外圆周设有向外凸出的扇形感应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降低辊位检测装置的价格成本;(2)提高安装速度和准确度并且简化辊磨使用过程中为了适应磨盘、磨辊的磨损而需要调整辊位检测工具的工作量。(3)响应速度快,更能实时的反应现场的辊位及料层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P向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零件第一感应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零件第二感应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图2。
图8是本发明第一感应轮盘与接近开关10A和接近开关10B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感应轮盘与接近开关10C和接近开关10D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结合附图1-附图9说明,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辊位测量装置,在立式辊磨摇臂轴上安装有主动比例滑轮1,通过弹性钢丝14和安装在外壳7上的从动比例滑轮2连接,从动比例滑轮2通过连接轴3和第一感应轮盘12、第二感应轮盘13、弹性连接块5、位置指针9及两个支撑轴承内圈连接,轴承通过外壳支撑于外壳7上并用轴承盖密封轴承。弹性连接块5和外壳7之间安装有一个扭转复位弹簧4,外壳7上安装有四个接近开关10,通过和第一感应轮盘12、第二感应轮盘13配合使用测量磨辊的位置。
主动比例滑轮1为两个半圆形状,通过螺栓及销轴固定在辊磨摇臂轴上。由于辊磨在运行的过程中,摇臂的摆动量比较小,直接通过摇臂中心轴获取摆动信号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通过使用主动比例滑轮1带动从动比例滑轮转动2,调整主动比例滑轮1和从动比例滑轮2的半径比可以将辊磨摇臂轴的转动放大至合适的范围,这样通过和从动比例滑轮2具有相同的转速的两个感应轮盘获取辊位信号将会有较小的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西普水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西普水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90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