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浪能量转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5736.1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潘恩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能电力科研有限公司;潘恩良 |
主分类号: | F03B13/14 | 分类号: | F03B13/14;F03B13/22;F15B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新浦岗大***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浪 能量 转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波浪能量的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海上波浪能量转换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电力是国民社会及工业发展的重要依靠,如果没有充足电力供应,发展经济必然受到减缓。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加快发展清洁、环保,能源丰富的电力产业。
我国海岸线较长,荒岛较多,海浪能源十分丰富,初步估计装机容量约有九千万千瓦,具有形成规模发展成为商业化资源的潜力,使我国海洋集浪发电开始走向商业化发展的时代,为支持国家高速发展提供动力。而且,环保再生能源集浪发电技术具有环保、集浪发电、无需燃料、低噪音、无废气、无废料、无污水、无辐射、投资成本低、建造期短、回收期短及维修费用低等特点,使得浪能发电技术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对浪能发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浪能的转换方面,而没有对浪能的不稳定性和破坏性进行考虑,导致浪能发电难以真正进行大规模应用。为了提高浪能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中国专利CN 102287312A公开了一种液压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一吸收装置、转换装置和发电装置。吸收装置由浮子和连杆组成,浮子漂浮于海水之中。转换装置和发电装置设于浮标体内。转换装置由液压缸、增压器、换向阀、调速阀、蓄能器和液压马达组成。浮子在波浪作用下上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液压缸活塞上下运动,液压油经过增压器、换向阀和调速阀驱动液压马达旋转。由于浪能的不稳定和瞬时性特点,容易损坏液压设备,而且不稳定的浪能,还导致液压缸的输出不稳定,使液压马达的转速不稳定,导致该浪能发电装置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波浪能量转换系统,可以将波浪能量转化为电能,能够充分吸纳各方波浪的能量而转化成动力发电,而且具有电力输出稳定,设备可靠性能高、投资成本低、环保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波浪能量转换系统,包括采集装置、转换装置和发电机组,所述采集装置与所述转换装置连接,用于采集浪能;所述转换装置与所述发电机组连接,用于将浪能进行转换后驱动所述发电机组发电,
所述采集装置包括若干浮板和机架,所述浮板一端铰接于所述机架上,并且与所述转换装置连接;
所述转换装置包括液压缸、集压缸和液压马达,所述浮板与所述液压缸连接,所述液压缸与所述集压缸连接,所述集压缸流出的流体驱动所述液压马达旋转;
所述发电机组与所述液压马达连接,通过液压马达驱动所述发电机组发电。
进一步,所述采集装置还包括一滑套、活动件和两端分别铰接于该滑套和活动件上的第一伸缩杆;
所述滑套通过一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移动副与所述机架连接,该滑套与机架之间还设有一第二伸缩杆,通过该第二伸缩杆驱动所述滑套沿所述第一移动副上下移动;
所述活动件通过一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二移动副与所述浮板连接,该活动件与该浮板之间还设有一第三伸缩杆,通过该第三伸缩杆驱动所述活动件沿所述第二移动副左右移动。
具体的,所述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为油压臂;所述第一移动副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所述滑套沿该第一导轨移动;所述第二移动副包括一第二导轨,所述活动件沿该第二导轨左右移动。
进一步,所述采集装置还包括一连接架、提升装置和浮板平台,所述浮板平台通过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提升装置与所述浮板平台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浮板平台沿所述第一导轨上下移动;所述浮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该连接架的另外一端与所述浮板平台铰接。
进一步,所述浮板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浮板和第二浮板;所述第一浮板包含一个迎向波浪导流表面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浮板包含一个迎向波浪导流表面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底部安装有第一水轮机;所述第二容纳腔底部安装有第二水轮机,所述第一水轮机和第二水轮机连接一气泵,该气泵与一气体存储罐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容纳腔上呈开口逐次增大的喇叭状,其带有一个面对着迎面波浪前进方向的第一开口;随着波浪由第一开口处进入第一容纳腔,其口径逐渐收窄;所述第二容纳腔上呈开口逐次增大的喇叭状,其带有一个面对着迎面波浪前进方向的第二开口,随着波浪由第二开口处进入第二容纳腔,其口径逐渐收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能电力科研有限公司;潘恩良,未经浪能电力科研有限公司;潘恩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57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驱动冷热电联产系统
- 下一篇:煤矿灾害远程控制自动快速封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