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线多功能双工位LF炉系统及在线LF炉炼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3039.2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0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崔荣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4 | 分类号: | C21C7/04;F27B1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43005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多功能 双工 lf 系统 炼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F炉系统以及在线LF炉炼钢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见的炼钢系统为:
如图2所示,高炉→转炉/电炉→吹氩站/CAS→LF炉→连铸机。
吹氩站:吹氩站上设置有喂丝机、吹氩系统以及测温取样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有测温取样、喂丝,吹氩。
CAS:Composition adjustment by sealed argonbubbling,是在氩气密封下进行合金成分微调的炉外精炼方法。该法由钢包底部吹氩,将渣排开后,下降浸渍罩,继续吹氩,然后加合金微调成分。
LF炉(Ladle Furnace)即钢包精炼炉是70年代初由日本大同钢铁公司率先开发使用的精炼设施。该公司用LF炉冶炼取代了电弧炉的还原精炼期,从而减轻了电弧炉的精炼负担,提高了电弧炉的生产率。
LF炉的主要任务:脱硫;温度调节;精确的成分微调;改善钢水纯净度;造渣。由于LF炉设备简单,投资费用低,操作灵活、精炼效果好,近年来其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是炼钢生产中主要的炉外精炼设备。
LF炉布置形式多种多样,常规布置形式有:单钢包车布置、横向双钢包车布置、纵向双钢包车布置、钢包回转台布置等。但不管哪种布置方式,LF炉都是设置生成车间专门位置上,都是离线的(即不在炼钢炉的出钢线上)。LF炉常规布置不仅需在炼钢车间占用一定面积,而且一次性投资较大。当生产Q215、Q235、Q255、20等钢种时,可以不需采用钢包精炼炉,此时LF炉作业率就相应降低,灵活性就相对不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整合了吹氩站和LF炉或CAS和LF炉钢水精炼多功能的,投资小,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可以用于老工艺,老厂房改造的在线多功能双工位LF炉系统炼钢系统及在线LF炉炼钢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在线多功能双工位LF炉系统,包括LF炉,所述LF炉包括一个能在主处理位和从处理位之间往返运动的旋转电极、用于炼钢的至少3个钢包、转移钢包的吊车以及两处理位和从处理位上均设有的吹氩装置、喂丝机和测温取样装置;所述LF炉横向设置在两个并列的工位上,其中所述主处理位设置在前段炼钢炉的出钢线;炼制精炼钢种时,在所述主处理位上设有2台钢包车;在所述从处理位上设有1台钢包车。
优选地,所述吹氩装置包括底部吹氩装置和顶部吹氩装置。
优选地,由LF炉炼制精炼钢种时,所述主处理位上的钢包车,一台专用于往返于前段炼钢系统与所述主处理位之间受钢和出钢,一台用于对钢水进行测温取样、喂丝、吹氩以及精炼。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在线LF炉炼钢方法为由上述在线多功能双工位LF炉系统对初炼后的钢水进行测温取样、喂丝、吹氩以及加合金微调成分。
本发明在线多功能双工位LF炉系统及在线LF炉炼钢方法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线多功能双工位LF炉系统,将LF炉横向设置两个并列的工位上,且其中一个工位为前端炼钢炉的出钢线上,改变了传统的LF炉设在车间一特设区域内,缩短了精炼钢时,经初炼钢后的钢水到LF炉的距离,缩短了生产周期。
2、本发明在线多功能双工位LF炉系统,采用了电极可旋转的LF炉,横向设置在两个并列的工位上,便于两个处理位的布局,且实现炼制普通钢时吹氩站或CAS和炼制精炼钢时LF炉双功能的整合。
3、本发明在线多功能双工位LF炉系统,吹氩装置包括底部吹氩装置和顶部吹氩装置,正常生产时,采用底部吹氩装置完成吹氩工序,而当底部吹氩装置出现故障时,由顶部吹氩装置代替底部吹氩装置继续工作,不影响生产的继续,为生产继续提供了保障。
4、本发明在线多功能双工位LF炉系统,采用本发明所述的LF炉,提高了LF炉的利用率,相对于传统的吹氩站和LF炉或CAS和LF炉依次设立的炼钢系统,占地面积小,投资低。
5、本发明在线多功能双工位LF炉系统,将中一个主处理位布置在前段炼钢炉的出钢线上且在该工位布置两台钢包车,有利于LF炉精炼钢过程中,一台钢包车用于出钢、受钢等,一台专用与精炼,同步实现,缩短炼钢周转周期。
6、本发明在线LF炉炼钢方法,使用LF炉完成吹氩站或CAS的功能,提高了LF炉的机械使用率,降低了设备投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30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板簧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