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整列紧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8363.5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9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项黎华;林楷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7/32 | 分类号: | B65G57/3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林伟斌 |
地址: | 5210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紧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陶瓷片自动成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整列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陶瓷片成型后计数整列紧固方案是成型机连续成型产品,经若干工序后输送至后续传送机。该传送机将成型后的电子陶瓷片定位好,由吸盘将电子陶瓷片按指定数量叠加起来,然后由传送机输送至人工前方,由人工将叠加好的电子陶瓷片整列,整列好后用特有材料将其紧固,以紧固计数好的电子陶瓷片用于后续工序的烘烧。该技术方法效率较低,冲压成型机速度较快,人工手动整列紧固,效率低占用劳力,从而降低本工序效率;而且吸片叠加效果不太理想,送片定位不准,从而加重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埋下质量隐患;同时,人为因素造成整列紧固效果不稳定,以至在后工序的烘烧中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对产品进行整列紧固输出的自动整列紧固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整列紧固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和与控制装置相互连接的输送定位装置、搬送装置、叠片装置、整列紧固装置、收料输送装置;所述输送定位装置上设置有输送物料的物料输送机构和将物料输送机构中的物料向上顶出的顶起机构,顶起机构设置在物料输送机构的下方;搬送装置设置在顶起机构的正上方且其所处位置与顶起机构上升顶起物料的位置相配合;叠片装置承接搬送装置搬送的物料,其与整列紧固装置一端连接,整列紧固装置的另一端与收料输送装置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输送定位装置中还设置有对物料进行定位便于顶起机构顶起的前后定位机构。
上述方案中,所述顶起机构为气缸,所述物料输送机构为物料传送带。
上述方案中,所述搬送装置中设置有吸取顶起机构上的物料的吸板和搬送物料至叠片装置的移动机构,吸板与移动机构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搬送装置中内嵌用于计算物料数的计数单元。
上述方案中,所述叠片装置中设置有传送物料的叠片传送带和对叠片传送带上的物料进行定位的左右定位机构,左右定位机构设置在叠片传送带的两边。
上述方案中,所述整列紧固装置中设置有传送物料的整列紧固传送带、对物料进行整列的精确定位机构和对整列后的物料进行紧固的紧固机构,整列紧固传送带与叠片传送带连接,精确定位机构和紧固机构沿整列紧固传送带依次设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收料输送装置中设置有电机、齿轮及收料输送带,电机与齿轮连接,收料输送带上安装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上述方案中,所述收料输送装置中包括两条轮流工作的收料传送带,两条收料传送带通过齿轮换向机构与齿轮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中设置可编程控制器和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的人机交互界面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控制核心对物料进行自动整列紧固并收料,效率高,整列紧固效果好,设备运行稳定,极大降低用工成本和员工的工作强度;而且可编程控制器中可以预设多种故障处理模式,降低生产停机率,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中一种自动整列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控制装置和与控制装置相互连接的输送定位装置1、搬送装置3、叠片装置2、整列紧固装置4、收料输送装置5;
控制装置中设置有可编程控制器和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的人机交互界面单元,可编程控制器中可预设多种故障处理模式,降低生产停机率;人机交互界面单元提供人机交互界面,便于操作,自动控制中涉及的各种参数、时间均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进行设置,并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提示故障。
输送定位装置1上设置有物料输送机构11、顶起机构12和前后定位机构13;物料输送机构11为物料传送带,用于输送物料,前后定位机构13对物料进行定位便于顶起机构12顶起,顶起机构12将物料传送带输送的物料向上顶起。顶起机构12为气缸,其设置在物料输送机构11的下方,用于将物料传送带中定位好的物料向上顶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8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轧球墨铸铁轧辊扁头激光熔覆制造工艺
- 下一篇:灌注粘钢施工用注胶压力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