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键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8193.0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0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菊地梢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13/02 | 分类号: | H01H13/02;H01H1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尹洪波;段迎春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中央***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便携式信息终端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AV设备、数字照相机等摄像设备、车载电气设备、游戏机、遥控器、键盘等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部中使用的按键板。
背景技术
在便携式信息终端设备、摄像设备、车载电气设备等的操作部上,在对按钮(keytop)进行按压操作来进行输入的部分上使用按键板。最近,伴随设备薄型化的要求,也要求按键板薄型化。为了应对这种要求,在由平坦的树脂膜构成的基片上具备键顶的按键板的利用增多。这种按键板在日本特开昭61-5425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2-24128号公报中已有所公开。该按键板适合于薄型化,能够从视觉上和触觉上明显地识别到键顶,并且比较容易制造,因而被广泛采用。
上述按键板经由如下步骤制造。首先,准备形成有凹部的模具,在模具的凹部内填充常温下为液状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等树脂组合物。接着,在模具上以将凹部覆盖的方式配置了基片之后,使树脂组合物固化。采用这种方式来制造出在基片上一体形成了键顶的形态的按键板。
但是,采用上述制造方法时,在键顶成形后,基片会翘曲。并且,在成形了键顶之后,也会因用于在基片上印刷文字的热处理而导致基片翘曲。这种问题是因为根据按键板的薄型化要求而使用较薄的基片而产生的。另外,造成基片翘曲的原因推测为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收缩、在成形模具内产生的应力等。
在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克服基片翘曲问题时,键顶的耐药品性变差。相反,若选择提高耐药品性的树脂组合物,则会在基片上发生翘曲。在此所说的耐药品性是指,在使用按键板所搭载的设备的日常生活中,按键板对所接触到的药品的耐性。尤其可以举出对防晒霜或护手霜中含有的苯甲醇或蓖麻油等的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基片翘曲的同时使键顶的耐药品性良好的按键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提供一种按键板,具备基片和键顶,该键顶从基片的表面突出、且由常温下为液状的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树脂组合物由第1组合物和第2组合物构成,固化物具有由第1组合物形成的第1固化物和由第2组合物形成的第2固化物。键顶由芯部和盖部构成,芯部由形成在基片的表面上的第1固化物构成,抑制基片翘曲,盖部由形成在芯部的表面上的第2固化物构成,盖部相比于芯部为硬质。
另外,抑制基片翘曲是指,通过第1组合物来成形第1固化物时,基片几乎不会翘曲。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能够抑制基片翘曲的同时使键顶的耐药品性良好的按键板。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俯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2-2线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在键顶的成形模具的腔内涂布第2组合物的工序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在涂布了第2组合物的腔内填充第1组合物的工序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隔着基片对第1组合物及第2组合物照射紫外线的工序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按键板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俯视图。
图8是沿着图7的8-8线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按键板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按键板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在芯部的成形模具的腔内填充第1组合物的工序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隔着配置在成形模具上的基片向成形模具内照射紫外线的工序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在盖部的成形模具的腔内填充了第2组合物之后、将一体成形有第1固化物的基片配置到成形模具上的工序的剖视图。
图15是示出在将基片配置到成形模具上之后、隔着基片对成形模具内照射紫外线的工序的说明图。
图16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按键板的剖视图。
图17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按键板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俯视图。
图19是沿着图18的19-19线的剖视图。
图20是示出具备按键板的便携式通信终端机的俯视图。
图21是沿着图20的21-21线的剖视图。
图22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23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未经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81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