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6809.0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7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塞奇·皮塞特斯基;查德·卡帕罗斯;方传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185 | 分类号: | B04C5/185;B04C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系统如家用供水系统用颗粒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离心力分离悬浮在气体中的颗粒从而对气体进行净化和过滤的旋风分离器已被广泛用于吸尘器等领域。石油领域和工业用水清洁领域也大量采用旋风分离器,此种旋风分离器通常体积很大。
市面上较少有用于水系统如家用供水系统的小型分离装置。然而,水中通常会含三氧化二铁或四氧化三铁的非磁性或磁性颗粒、碳酸钙、泥沙等颗粒,这些颗粒如果不过滤掉,一定时间后将沉积在供热水系统的管壁,从而导致系统阻塞、影响换热效率,更严重者,可能导致水路系统中的旋转部件譬如水泵等失效。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水系统如家用供水系统的小型分离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装置,包括用于从流体中分离颗粒的分离部件、用于收集从分离部件中分离出的颗粒的收集部件、和用于将分离出颗粒后的流体导出至分离装置外的导流部件,所述收集部件设有用于保持进入收集部件内的颗粒的磁铁。
优选地,所述分离部件包括若干带锥度的分离通道,所述分离装置还包括一供待分离流体进入分离装置的入口通道和用于将流体从入口通道导向各分离通道的分流部件。
优选地,所述分流部件包括若干分流通道,每一分流通道的首端与入口通道相连,尾端与分离通道的较大开口端相连,所述分流部件还包括一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位于分流通道首端之间的突出端,所述导流结构的突出端具有朝向入口通道的弧面结构,导流结构的底面成为分流通道的底面,所述底面为弧面。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装置,包括用于从流体中分离颗粒的分离部件、用于收集从分离部件中分离出的颗粒的收集部件、和用于将分离出颗粒后的流体导出至分离装置外的导流部件;所述分离部件的与导流部件相通处设底流管,所述底流管远离导流部件的一端包括外径沿远离导流部件的方向逐渐增大的扩大部和从扩大部末端沿远离导流部件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外径小于扩大部的最大外径。
本发明所举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分离效果好、结构简单紧凑。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离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离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的分离装置移去导流部件和分流部件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1的分离装置的导流部件和分流部件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1的分离装置的底流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5的底流管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图2的分离装置沿B-B线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离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请参阅图1与图2,依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离装置包括用于从待分离流体如水中分离颗粒的分离部件10、用于收集从分离部件10中分离出的颗粒的收集部件30、和用于将分离出颗粒后的流体导出分离装置的导流部件50,图1中箭头方向所示为流体的流向。
所述分离部件10包括若干带锥度的分离通道(cyclone)12,每一分离通道12包括较大开口端14和较小开口端16,从较小开口端16至较大开口端14分离通道12的内径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较大开口端14末端沿远离较小开口端16的方向进一步延伸一同轴且内径不变的柱状延伸端18,所述柱状延伸端18可用于稳定来自分流部件70(详细结构请参后面描述)的流体。
所述分离装置还包括一供待分离流体进入分离装置内的入口通道20和用于将流体从入口通道20导向各分离通道12的分流部件70。优选地,所述入口通道20完全设置于收集部件30外侧(即未穿过收集部件30),从而不占用收集部件30的容纳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入口通道20大致为L型,其入口侧22设置于分离部件10的靠近收集部件30处,基本沿分离部件10的径向设置,出口侧24基本沿所述分离部件10的轴向设置,出口侧24的末端26为内径逐渐扩大的喇叭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68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冲击吸收能量值H型钢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止半齿圈辐板变形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