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6099.1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9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忠;王清庭;臧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德世特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87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储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需求量日益增长,尽管全国的发电量不断增加,但是也不能满足人们生活和工农业发展用电的需求。同时,在现实用电中也存在一个矛盾的地方:白天处于用电的高峰,电力供应严重不足,制约了工、农、商、以及运输等行业的发展;晚上11点到凌晨7点的时间段为用电的低谷,多余的电能得不到良好的利用,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基于上述用电矛盾,绝大多数工业城市为了避免高峰时期集中用电,鼓励企业低谷时期用电,在低谷时期的电价实行优惠政策。
低谷用电可以避免电力供应不足,而且能够极大地降低电费,节约企业成本。然而,大部分企业都是白天用电高峰的时候才开业,如果要求员工上夜班,则会增加较高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电低谷时期储存电能、高峰时期提供储存的电能的储能系统。
一种储能系统,包括用于控制整个储能系统的主控制器;
用于储存电能的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多个并联的电池组;
用于对电池单元进行充电的充电单元,所述充电单元包括与市电连接的市电输入端口,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出端与电池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多个充电器,所述充电器与电池组一一对应连接,充电器分别对相应的单个电池组充电;
对电池单元进行充电管理的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管理单元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将电池单元的直流电转换为供负载使用的交流电的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逆变器设有用于电压输出的交流电输出端;
对储能系统各参数状态进行显示、操作的操作界面,所述操作界面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当用电低谷期或其他需要储存电能的时期,主控制器控制充电单元将交流市电充入电池单元;当用电高峰期或其他需要补充电能的时期,逆变器将电池单元的直流电转换为供负载使用的交流电。
其中,所述逆变器为离网逆变器或并网逆变器。
其中,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对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进行监控的能耗监控装置,所述能耗监控装置与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能耗监控装置监控市电向充电单元输入的能耗、以及电池组通过逆变器向负载输出的能耗。
其中,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对储能系统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的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主控制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输入端口。
其中,所述主控制器设有风力发电转换输入端口。
其中,所述云端服务器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存储单元和数据分析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采集能耗监控装置的监控数据、电池管理单元的管理数据以及操作界面的操作数据;所述数据存储单元存储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各种数据;所述数据分析单元根据数据存储单元的历史数据分析用电状态,根据用电状态确定用电模式以实现智能化操作。
其中,所述云端服务器还包括费用管理单元,所述费用管理单元根据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能耗数据计算所产生的费用并对费用进行管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储能系统能在用电低谷时期或其他需要储存电能的时期将电能暂时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期或其他需要的时间释放出来,让用户有选择地从电网获取电能,解决了电能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作为电网的有效补充,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另外,用户可以在电价较低时储存电能,在电价较高时通过逆变对负载部分或全部供电,有效减少了用电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云端服务器; 2—主控制器;
3—电池管理单元; 4—能耗监控装置;
5—充电单元; 6—电池单元;
7—逆变器; 8—操作界面;
9—负载; 21—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输入端口;
22—风力发电转换输入端口; 23—市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储能系统,包括用于控制整个储能系统的主控制器2;
用于储存电能的电池单元6,所述电池单元6包括多个并联的电池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德世特电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德世特电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6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状触觉传感器系统
- 下一篇:用于回旋管的可调谐准光谐振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