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形钢带—水泥增径管桩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4524.3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0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肖纹篯;肖斯熔;肖斯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0 | 分类号: | E02D5/50;E02D5/58;E02D15/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形 水泥 增径管桩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形钢带—水泥增径管桩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应力钢筋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具有工厂化预制生产,质量控制可靠,现场施工简单、文明,工期短,用工少,造价低等优点。但将该预应力钢筋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应用到软基土壤中时,由于上方打桩设备的作用以及土方开挖的影响,会对已打入地下的管桩产生水平剪切作用力,容易发生管桩断裂的质量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形钢带—水泥增径管桩及其施工方法,该管桩具有较强的抗水平剪切能力和竖向承载力,能有效避免在打桩作业及土方开挖作业时,由机械设备引起的桩断裂的事故发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螺旋形钢带—水泥增径管桩,包括预应力管桩和压桩注浆斗,所述预应力管桩的外壁上焊接有螺旋形钢带,所述预应力管桩从压桩注浆斗中部通口压入土体中,且压桩注浆斗内有水泥浆或细石混凝土,以利在预应力管桩压入土体的过程中,通过螺旋形钢带将水泥浆或细石混凝土一起带入土体中,形成包覆在预应力管桩外围的钢—水泥保护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压桩注浆斗上设置有振动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旋形钢带为螺旋形型钢、螺旋形角钢或螺旋形钢管。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螺旋形钢带—水泥增径管桩的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按设计要求的宽度和螺距,将钢材制作成螺旋形钢带,所述的钢材为型钢、角钢或钢管;
(2)将螺旋形钢带套接到预应力管桩外周壁上,并将其焊接在预应力管桩外周壁上的预留焊点上;
(3)在要打桩的土体上先设置压桩注浆斗,并在压桩注浆斗内灌入水泥浆或细石混凝土,开启设置在压桩注浆斗上的振动装置;
(4)采用压桩设备将预应力管桩从压桩注浆斗下端的出口压入土体中,同时不断地往压桩注浆斗中补充水泥浆或细石混凝土;
(5)等预应力管桩完全压入土体中后,移除压桩注浆斗。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钢—水泥保护层具有扩大管桩的效果,该管桩具有较强的抗水平剪切能力和竖向承载力,能有效避免在打桩作业及土方开挖作业时,由机械设备引起的桩断裂的事故发生。本发明的施工工艺与原打桩工艺相近,在钢—水泥保护层的形成过程,不会增加过多的压桩力,采用通常的打桩设备就可以实现,且对环境影响少,可适用于上部有软土层的预应力管桩设计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的螺旋形钢带—水泥增径管桩的施工过程示意图。
图中:1—预应力管桩,2—压桩注浆斗,3—螺旋形钢带,4—钢—水泥保护层,5—振动装置,6—土体,7—预留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的螺旋形钢带—水泥增径管桩,包括预应力管桩1和压桩注浆斗2,所述预应力管桩1的外壁上焊接有螺旋形钢带3,所述预应力管桩1从压桩注浆斗2中部通口压入土体6中,且压桩注浆斗内有水泥浆或细石混凝土,以利在预应力管桩压入土体的过程中,通过螺旋形钢带将水泥浆或细石混凝土一起带入土体6中,附在预应力管桩外的水泥浆或细石混凝土与土体形成包覆在预应力管桩外围的钢—水泥保护层4。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压桩注浆斗上设置有振动装置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旋形钢带3为螺旋形型钢、螺旋形角钢或螺旋形钢管。
本发明的螺旋形钢带—水泥增径管桩的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按设计要求的宽度和螺距,将钢材制作成螺旋形钢带,所述的钢材为型钢、角钢或钢管;
(2)将螺旋形钢带套接到预应力管桩1外周壁上,并将其焊接在预应力管桩外周壁上的预留焊点7上;
(3)在要打桩的土体6上先设置压桩注浆斗2,并在压桩注浆斗内灌入水泥浆或细石混凝土,开启设置在压桩注浆斗上的振动装置5;
(4)采用压桩设备将预应力管桩从压桩注浆斗下端的出口压入土体中,同时不断地往压桩注浆斗中补充水泥浆或细石混凝土;
(5)等预应力管桩完全压入土体中后,移除压桩注浆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未经福州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45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