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功补偿电容的电能质量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1246.6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3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戴珂;王欣;康勇;刘聪;段科威;余强胜;张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H02J3/1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功 补偿 电容 电能 质量 调节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无功补偿电容的电能质量调节装置,包括:以并联方式连接在单相电网与单相非线性负载之间的变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模块包括:
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一电容、第一电感以及连接在单相电网火线与零线之间且串联连接的第二电感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感和所述第二电容的连接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与单相电网相连的连接端;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四开关管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连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管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连接端;
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均接收外部的驱动信号,根据外部的驱动信号控制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导通;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导通的同时所述第二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截止,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截止的同时所述第二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质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组合成为半桥式封装的开关管模块,所述第三开关管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组合成为半桥式封装的开关管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质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开关管为IGBT管或MOS管;IGBT管的栅极作为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IGBT管的集电极作为所述开关管一端,IGBT管的发射极作为所述开关管的另一端。
4.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能质量调节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S11:获取单相电网电压的相位θ;
S12:将单相电网电源侧的电流is中不同频率的谐波信号转化为直流信号idn和iqn,n表示谐波次数,n=2k+1,k为非负整数;
S13:在dq坐标系中对直流信号idn和iqn进行PID控制;
S14:将经过PID控制后得到的信号ddn和dqn转换为n次参考调制信号dn*;
S15:将各次参考调制信号叠加获得总的参考调制信号d*;
S16:将总的参考调制信号d*与高频锯齿载波比较产生PWM信号并控制开关管的开断从而控制谐波电流和无功电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具体为:将单相电网电源侧的电流is变换为静止坐标系αβ中的电流iαβ,通过第一级dq变换和低通滤波变换将电流信号iαβ中不同频率的谐波信号转化为dq坐标系中的直流信号idn和iqn,所述直流信号idn和iqn对应的dq变换采用的参考相位为nθ。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4中,通过第二级dq反变换将经过PID控制后的信号ddn和dqn转换为n次参考调制信号dn*,dq反变换采用的参考相位为(n-1)θ,参考调制信号取自dq反变换后a相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12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