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绵球山楂树基肥的配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6792.0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9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秀华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F17/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绵球 山楂树 基肥 配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专用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绵球山楂树基肥的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大绵球山楂树是山楂的优良品种之一,其树势中庸,枝条开张,果实扁圆形,果皮桔红色,果个较大,单果平均重10克,果实整齐度高,9月中旬成熟,可食率85%,初结果期树株产10千克,6年生株产40千克。大绵球山楂果实营养丰富,百克鲜果含可溶性糖8克、维生素C 65毫克、氨基酸10毫克、胡萝卜素18毫克,还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苹果酸、枸橼酸、钙和铁等物质。大绵球山楂果实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消积化滞、收敛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扩张血管、强心、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利尿、镇静的作用,能开胃消食,是山楂中的优良品种之一。为了保证大绵球山楂树的正常生长和结果,并生产出个大味美高质量的大绵球山楂果实,施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大绵球山楂树施肥一般有基肥和追肥,根据大绵球山楂树的需肥特点,基肥应含有:有机和无机肥料,本发明产品是根据大绵球山楂树的需肥特点而专门配制的,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氨基酸、腐殖酸螯合中微量元素,使用的具体原料有:干燥的牛粪、干燥的猪粪、植物秸秆、苕子、茶籽饼、啤酒糟、酱油渣、草木灰、有机肥发酵剂、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氨基酸废液、氨基酸螯合铁、氨基酸螯合钙、腐植酸螯合镁、腐植酸螯合铜,通过掺混发酵的方法来生产大绵球山楂成树基肥,该肥料施用后能满足大绵球山楂树的生长需要,提高大绵球山楂树的抗病、抗旱、抗寒能力,改善大绵球山楂树果实的品质,起到高产优产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大绵球山楂树基肥的配制方法,该肥料是针对大绵球山楂树的需肥特点配制而成,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氨基酸、腐殖酸螯合物,施用后能满足大绵球山楂树的生长需要。生产该肥料使用的原料有:干燥的牛粪24%-26%、干燥的猪粪28%-30%、植物秸秆10%、苕子8%、茶籽饼3%、啤酒糟3%、酱油渣3%、草木灰4%、有机肥发酵剂1%、尿素4%、磷酸一铵3%、硫酸钾3%、氨基酸废液3%、氨基酸螯合铁0.4%、氨基酸螯合钙0.4%、腐植酸螯合镁0.1%、腐植酸螯合铜0.1%。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批量生产大绵球山楂树基肥的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构成:
(1)将配方量的干燥的牛粪、干燥的猪粪、植物秸秆、苕子、茶籽饼、啤酒糟、酱油渣送入破碎机破碎,破碎后的物料添加配方量的草木灰和有机肥发酵剂掺混均匀后送入发酵池,加水适量后密封发酵28-30天,得到有机复合肥。
(2)将配方量的尿素、磷酸一铵、硫酸钾、氨基酸螯合铁、氨基酸螯合钙、腐植酸螯合镁、腐植酸螯合铜送入破碎机破碎为粉末状,然后和发酵后的有机复合肥及配方量的氨基酸废液混合均匀即得大绵球山楂成树基肥。
(3)施用时,将大绵球山楂成树基肥于冬季施入距树干约0.9米,深度为0.5米的泥土下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大绵球山楂成树基肥的配制方法,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生产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该肥料施用后能满足大绵球山楂树的生长需要,提高大绵球山楂树的抗病、抗旱、抗寒能力,改善大绵球山楂树果实的品质,起到高产优产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占总量为24%的干燥的牛粪、30%的干燥的猪粪、10%的植物秸秆、8%的苕子、3%的茶籽饼、3%的啤酒糟、3%的酱油渣送入破碎机破碎,破碎后的物料添加占总量为4%的草木灰和占总量为1%的有机肥发酵剂掺混均匀后送入发酵池,加水适量后密封发酵28-30天,得到有机复合肥;将占总量为4%的尿素、3%的磷酸一铵、3%的硫酸钾、0.4%的氨基酸螯合铁、0.4%的氨基酸螯合钙、0.1%的腐植酸螯合镁、0.1%的腐植酸螯合铜送入破碎机破碎为粉末状,然后和发酵后的有机复合肥及占总量为3%的氨基酸废液混合均匀即得大绵球山楂成树基肥;施用时,将大绵球山楂成树基肥于冬季施入距树干约0.9米,深度为0.5米的泥土下即可。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秀华,未经张秀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6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