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座壳孢菌油剂及其与烯啶虫胺的复配杀虫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6222.1 | 申请日: | 201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7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邱君志;宋飞飞;邱云锋;谢小聪;关雄;李小霞;涂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3/04 | 分类号: | A01N63/04;A01N43/40;A01N25/04;A01N25/22;A01P7/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壳孢菌油剂 及其 烯啶虫胺 杀虫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壳孢菌油剂及其与烯啶虫胺的复配杀虫剂。
背景技术
世界上已记载报道的虫生真菌有100多个属, 1000多个种。其中寄生粉虱类害虫的虫生真菌主要有球孢白僵菌、玫色拟青霉、汤普生被毛孢、蜡蚧轮枝菌、虫霉目、座壳孢等,主要分布在广义麦角菌科。目前基于球孢白僵菌、玫色拟青霉、蜡蚧轮枝菌等病原真菌的生产,制剂及应用的研究相对较多,一些研究表明这些虫生真菌对粉虱类害虫的控制潜力也不容忽视。座壳孢菌(Aschersonia sp.) 可以侵染粉虱形成流行病,在粉虱的自然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且座壳孢菌分布较广,对粉虱、介壳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种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生物防治因素。
真菌杀虫剂无污染无残留、无抗药性问题,且真菌主要是通过体壁侵入昆虫体内,与其他昆虫病原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越性;然而也有见效慢,不易贮藏,受环境影响较大等不可忽视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座壳孢菌油剂。该油剂可以延长孢子的贮藏期,增强孢子的吸附能力。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座壳孢菌油剂与烯啶虫胺的复配杀虫剂,与烯腚虫胺混用具有高效杀虫的优点。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座壳孢菌油剂,各组分的重量配比如下:
座壳孢菌纯孢子粉30-50%;溶剂油15-40%;食品级乳化剂2-20%;吸附剂2-40%;紫外吸收剂2-20%;抗氧化剂2-20%,上述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座壳孢菌纯孢子粉,含孢量高于1亿个孢子/克。
所述的溶剂油为大豆色拉油。
所述的食品级乳化剂为司盘-80。
所述的吸附剂为硅藻土。
所述的紫外吸收剂为三氧化二铁,使用前过300-400目筛,120-150℃下烘干。
所述的抗氧化剂为维生素C,有效含量大于85%。
所述的座壳孢菌油剂的生产工艺,A、将座壳孢菌纯孢子粉与吸附剂、紫外吸收剂及抗氧化剂按重量配比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得混合物1;B、将溶剂油与食品级乳化剂按重量配比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物2;C、将混合物1缓慢加入到混合物2中,搅拌均匀,直到混合物成为红褐色膏状物即为座壳孢菌油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座壳孢菌油剂与烯啶虫胺的复配杀虫剂,用烯啶虫胺水溶液稀释所述的座壳孢菌油剂,使用时烯啶虫胺的剂量不超过田间常规用量的10%。
优选地,使用时烯啶虫胺的剂量为田间常规用量的2%-10%。
本发明将座壳孢菌孢子粉制成油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孢子的粘附能力,同时加入吸附剂、紫外吸收剂、抗氧化剂等,可以有效的保护孢子,延长贮藏期,满足农林害虫防治的需要。
本发明的座壳孢菌油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与低浓度化学杀虫剂混合使用;本发明与烯啶虫胺的混用,其特征在于,使用化学杀虫剂烯啶虫胺的剂量为大田使用剂量的10%(w/w)以内;使用方法为用10%烯啶虫胺水溶液按比例稀释座壳孢菌油剂,混匀,喷雾。
本发明产品座壳孢菌油剂中加入紫外吸收剂与抗氧化剂,孢子活性保持时间长,抗紫外能力增强,孢子的贮藏期可延长至6-12个月,适用于机械化超低量喷雾。本发明中另外添加的烯啶虫胺(nitenpyram),烟酰亚胺类,具有卓越的内吸性、渗透作用、杀虫谱广、安全无药害。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白粉虱、蚜虫、梨木虱、叶蝉、蓟马的换代产品。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与其它的新烟碱类化合物相似。将座壳孢菌油剂与化学杀虫剂烯腚虫胺混合使用可以克服杀虫效果慢、杀虫谱窄、产生抗药性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农药引起的烟粉虱二龄幼虫死亡率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采用的座壳孢菌纯孢子粉为扁座壳孢菌(Aschersonia placenta Berk.et Br.)纯孢子粉。但是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生产1000kg含孢量为32亿个/克的扁座壳孢菌油剂,需要含孢量为1亿个/克的扁座壳孢菌纯孢子粉320kg,大豆色拉油380kg,司盘-80乳化剂40kg,硅藻土160kg,三氧化二铁60kg,维生素C4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62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料装置及包含该分料装置的混凝土搅拌楼
- 下一篇:低VOC多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