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侧静压注浆桩底旋喷注浆的管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1431.7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1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胡贺松;唐孟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0 | 分类号: | E02D5/50;E02D5/58;E02D5/72;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德魁;张玲春 |
地址: | 5104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压 注浆桩底旋喷注浆 桩基础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桩侧静压注浆桩底高压旋喷注浆的管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预埋注浆管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增强石墨填料密封垫、桩靴及桩底高压旋喷注浆加固体;
所述桩身预埋注浆管的一端连接到高压注浆泵;
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通过增强石墨填料密封垫连接和密封上下节管桩相对应的桩身预埋的注浆管;
所述桩靴与管桩基础最下部一节管桩的下端连接;
所述桩身预埋的注浆管在管桩与桩靴连接处、管桩桩身合理设置出浆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身对称预埋有若干根注浆管,注浆管穿透端头板,并保持畅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头板上对应注浆管的位置设置一内径与注浆管外径相等,外径稍大于注浆管外径的凹槽,用于放置增强石墨填料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靴为一种外径稍大于管桩外径的锥形体,其与管桩连接的一端端内径与管桩内径相等,与管桩连接的另一端内径大于管桩内径而小于管桩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浆口应根据管桩的节数合理设置,在所述管桩与桩靴连接处设置若干个出浆口,管桩桩身设置若干个出浆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注浆泵上还连接有用于测量注浆压力的压力表。
7.一种桩侧静压注浆桩底高压旋喷注浆的管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桩靴焊接到管桩的端头板上;
b)合理设置出浆口;
c)将焊接桩靴的管桩桩尖竖直向下,采用锤击、静压或随钻跟管施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d)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至设计深度后,利用高压旋喷设备喷水、喷气,清理管桩内壁上的土渣;
e)利用高压旋喷设备,通过桩芯对管桩桩底一定范围内的土体(渣)高压旋喷注浆加固;
f)在桩底旋喷加固体达到一定强度后,利用高压注浆泵通过桩身预埋的注浆管向管桩底部及桩侧高压灌注水泥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端头板上对应注浆管的位置设置一内径与注浆管外径相等,外径稍大于注浆管外径的凹槽,用于放置增强石墨填料密封垫。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出浆口根据管桩的节数合理设置,在管桩与桩靴的连接处设置若干个出浆口,管桩桩身设置若干个出浆口。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利用高压旋喷钻机,通过管桩桩芯高压旋喷注浆形成桩底高压旋喷注浆加固体,高压旋喷可根据地质条件采用单管法、双管法或三管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14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