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石墨烯层间负载纳米四氧化三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2479.1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8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登新;时鹏辉;朱少波;万凤至;苏瑞景;朱敏聪;任金涛;李洁冰;陈明华;郭广霖;郭苗;李艳红;邵先涛;孙秀枝;朱振新;章文锋;毕得福;谭东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75 | 分类号: | B01J23/75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石墨 烯层间 负载 纳米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氧化石墨烯层间负载纳米四氧化三钴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包括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和四氧化三钴,所述的四氧化三钴负载在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上,其中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质量分数为5-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层间负载纳米四氧化三钴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厚度为0.8-100纳米,平面直径为0.5-5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层间负载纳米四氧化三钴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氧化三钴为球状,四氧化三钴的粒径为3-300纳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层间负载纳米四氧化三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氧化石墨烯加入到正己醇中,超声分散0.5-5小时;
(2)将二价钴盐溶于正己醇中;
(3)在搅拌下,将步骤(2)中制备的溶液缓慢加入到步骤(1)制备的溶液中,同时加入碱溶液,并继续搅拌2-5小时,得混合液;搅拌下将所得的混合液于50-150℃加热反应5-20小时,冷却至室温后洗涤,得沉淀物,最后将得到的沉淀物于40-60℃真空干燥12-24小时,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层间负载纳米四氧化三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氧化石墨烯与正己醇的质量比为1:10-100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层间负载纳米四氧化三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二价钴盐为硝酸钴、氯化钴、乙酸钴、硫酸钴、碳酸钴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层间负载纳米四氧化三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二价钴盐与正己醇的质量比为0.5-5:10-10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层间负载纳米四氧化三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碱溶液的用量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20-500: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氧化石墨烯层间负载纳米四氧化三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氨水溶液、碳酸氢钠水溶液、碳酸氢钾水溶液、乙酸钠水溶液、乙酸钾水溶液中的一种,碱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24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