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脱碳混凝一体化澄清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2417.0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4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胡廷谦;周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天兰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5/06 | 分类号: | C02F5/06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刘晓 |
地址: | 266216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脱碳 一体化 澄清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澄清、沉淀设备,特别适用于城市再生水石灰深度处理、给水处理、排水处理、循环水处理、海水淡化及工业部门的大型水质澄清、沉淀处理。
背景技术
图2为现有应用于石灰软化处理的机械搅拌加速澄清设备,其包括:第一反应室21、第二反应室22、分离区23及储泥斗24、搅拌机25、刮泥机26。设备工作时,在泵的作用下水进入反应室,并经搅拌器搅拌后上升,从第一反应室的上方流出到第二反应室,然后部分再回流到第一反应室,部分进入分离区沉淀, 石灰乳的加药点B位于第一反应室21底部。其存在如下缺陷:由于现有的设备受到了其本身结构型式的限制,反应流程短,分离区的上升流速较低,实际运行流速仅为0.5-0.7mm/s,且设备受负荷冲击影响较大,造成了设备出力小、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容易翻池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石灰软化处理的机械搅拌澄清设备存在的反应流程短,分离区的上升流速较低,导致设备出力小、占地面积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快速脱碳混凝一体化澄清设备,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快速脱碳混凝一体化澄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套装在一起的混合反应室、内回流循环反应室、外回流循环反应室及沉淀区,所述混合反应室的内壁上设有通往所述内回流循环反应室的回流口;所述内回流循环反应室的顶部设置有密闭式小阻力布水环,该布水环底部环板上设有与所述内回流循环反应室相通的出水孔,内回流循环反应室中设有内回流循环扰流混合装置;所述外回流循环反应室中设有外回流循环扰流混合装置。
所述沉淀区上部设有斜管或斜板。
所述密闭式小阻力布水环的顶部设置排气阀。
所述密闭式小阻力布水环内设有石灰乳加药点,所述加药点位于布水环的进水管的出口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本发明设置内外多级回流循环反应室,实现了泥渣的多级固液分离,加长了反应流程,增大了回流比,使分离区的上升流速明显提高(可达1.5-6.5mm/s),具有设备出力大、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等优点,同时保证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另外,在内、外回流循环反应室分别设置扰流混合装置,增加了絮凝反应时间,保证了药剂与溶液的充分混合反应,设置密闭式小阻力布水环,能够保证设备进水布水均匀。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都没有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发明快速脱碳混凝一体化澄清设备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石灰软化处理的机械搅拌加速澄清设备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实施例快速脱碳混凝一体化澄清设备包括:密闭式小阻力布水环1、内回流循环反应室2、混合反应室3、回流口4、内回流循环扰流混合装置5、外回流循环反应室6、外回流循环扰流混合装置7、沉淀区8、储泥斗9、提升搅拌机10、刮泥机11、斜管(斜板)12、排气阀13。
其中,混合反应室3、内回流循环反应室2、外回流循环反应室6及沉淀区8依次套装在一起,密闭式小阻力布水环1能够保证设备进水布水均匀,其设置在内回流循环反应室2的顶部,为保证设备运行初期充水过程中密闭式小阻力布水环1内部空气排出,所述的密闭式小阻力布水环1顶部设置排气阀13;为了保证石灰乳与进水的快速混合反应,同时为了避免进水管结垢、堵塞问题,所述的密闭式小阻力布水环1内石灰乳的加药点A设在布水环进水管14的出口处,现有技术中设在图2所示的B处。
内回流循环扰流混合装置5设置在内回流循环反应室2中,所述混合反应室3内壁上设有通往所述内回流反应室2的回流口4,并与内回流循环反应室2相通,保证了内回流循环过程畅通;外回流循环扰流混合装置7设置在所述外回流循环反应室6中。这样,内、外回流循环反应室分别设置扰流混合装置,增加了絮凝反应时间,保证了药剂与溶液的充分混合反应。
所述沉淀区上部设置斜管或斜板12,增大了沉淀面积,有助于出水中所含细小颗粒的沉降,保证了快速脱碳、混凝一体化澄清设备出水水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天兰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天兰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24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