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力灯芯绒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1995.2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2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顾梅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7/10 | 分类号: | D03D27/10;D03D15/00;D06C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力 灯芯绒 织物 及其 生产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灯芯绒织物,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暖弹性功能的灯芯绒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灯芯绒织物一般以纯棉为原料,以保证其优良的保暖性、柔软的手感,但同时也继承了棉织物的保型性差、弹性差、光感不强、熨烫及洗涤性能差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灯芯绒织物不仅有了外观上的要求,对于其内在物理性能,功能性也有了更高的追求。通过采用各种不同的新型原料来设计新型灯芯绒织物,已经势在必行。
例如在专利申请号CN98110485.1 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割绒纱采用棉纤维/高收缩腈纶混纺纱,在染整过程中腈纶纤维受热产生回缩,绒毛顶部只剩下棉纤维,绒毛底部仍是棉纤维与高收缩腈纶纤维的混合纤维,给棉纤维和高收缩腈纶纤维分别染不同颜色,或者只染腈纶不染棉,使绒毛顶部与底部具有不同颜色,获得特有的立体层次的绒毛色彩效果;又如在专利申请号CN200410014382.X中公开了一种经纱所用的原料为涤纶长丝纤维纱或纯棉纱或涤纶长丝与氨纶的包芯纱或氨纶与棉纤维的包芯纱,绒纬所用的原料为纯棉纤维纱,地纬所用的原料为涤纶长丝纤维纱或涤纶长丝与氨纶的包芯纱或氨纶与棉纤维的包芯纱,富有弹性、视觉观感的双色及闪光效果的灯芯绒织物,上述两件专利都重点关注在色彩、弹性的改善,其保暖性还稍有欠缺,而且其成衣洗涤免烫保型性也没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越保暖、弹性、吸湿性能的灯芯绒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灯芯绒织物,包括经纱、绒纬、地纬。经纱为纯棉纱线或涤棉纱线;绒纬为纯棉或涤棉纱线;地纬为含有超细腈纶短纤维、扁平断面粘胶短纤维、圆形断面粘胶短纤维的氨纶包覆纱;织物表面具有割绒效果(即灯芯绒效果)、反面具有抓绒效果,克罗值在0.70以上。与传统灯芯绒织物相比,通过采用功能性原料,同时突破了常规灯芯绒织物的仅进行割绒加工的思路,对坯布进行反面抓绒加工,提高了成品的保暖性。
对于上述经纱采用的纯棉纱线或涤棉混纺纱线,一般采用16S/1~40S/1的单纱或80S/2~30S/2的双纱,灯芯绒的条数设定一般采用14~28条,以确保织物的紧密性。所采用的绒纬纱的原料与经纱原料一致。对于作为地纬的氨纶包覆纱可以是超细腈纶短纤维、扁平断面粘胶短纤维及圆形断面粘胶短纤维的复合纱与氨纶纤维的包覆纱;也可以是超细腈纶短纤维、扁平断面粘胶短纤维及圆形断面粘胶短纤维的复合纱、圆形断面粘胶纤维与氨纶纤维的包覆纱。考虑到最终成品的吸湿发热性及成本优选超细腈纶短纤维、扁平断面粘胶短纤维及圆形断面粘胶短纤维的复合纱、圆形断面粘胶纤维与氨纶纤维的包覆纱。更优选超细腈纶短纤维占包覆纱整体的15~35重量%、扁平断面粘胶短纤维占包覆纱整体的5~15重量%、圆形断面的粘胶短纤维占包覆纱整体的40~75重量%、氨纶占包覆纱整体的6~10重量%。这样可确保灯芯绒织物中腈纶纤维的含量在5%以上,粘胶纤维含量在10%以上,氨纶的含量在3%以上,以获得更优越的保暖性能和弹性性能。
其中超细腈纶短纤维中所使用的超细腈纶纱线为纤度在0.9旦尼尔(以下简称D)以下的腈纶短纤维,发挥其密度小的特征,在织物中增加了空气流动层;同时,扁平断面的粘胶短纤维通过其吸湿发热的特点,能够满足本发明产品最终的保暖性能。同时,通过坯布反面抓绒工艺,在织物反面形成了一层毛羽层,腈纶纤维与扁平粘胶纤维在毛羽层中,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穿着温暖,具有保暖性。
本发明灯芯绒织物中两个系统的纬纱,即绒纬纱与地纬纱,其按照2:1或3:1比例进行配列。而经纱与地纬的交织方式是按照平纹或平纹变化规律进行,这样能够保证灯芯绒地组织的紧密性,可充分保证在进行反面起绒加工后,织物具有服装所需要的强力。经纱与绒纬的交织,采用W型的固结方式,绒纬除浮长外,与3根或3根以上压绒经进行交织。绒纬浮长组织点为3~7。另外,在织物经纬纱紧度设计上,经纬向织物的覆盖系数比为1:1.5~2.5。当绒纬与地纬配列为2:1时,织物经纬覆盖系数比优选1:1.5~2.0,当绒纬与地纬配列为3:1时,织物经纬覆盖系数比优选1:1.8~2.5,确保织物的经纱与地纬之间交织的紧密性,在坯布反面抓绒时,保证织物的强度满足后续加工的要求以及成品的服用性能。
本发明灯芯绒织物的正面具有割绒效果,即灯芯绒效果,反面被毛羽覆盖,具有抓绒效果;且织物的纬向弹性达到15%以上,弹性回复率达到90%以上。
本发明功能性灯芯绒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19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零点皮带秤
- 下一篇:近或超临界水条件下碳水化合物制小分子多元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