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废液氨尾气促进有机肥发酵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1607.0 | 申请日: | 201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3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钟顺和;罗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顺丰生物科技肥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范严生;张媛德 |
地址: | 671000 云南省大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废液 尾气 促进 有机肥 发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肥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废液氨尾气促进有机肥发酵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氨酸管式反应器利用在复合肥造粒技术工业化生产中已经大量应用,在氨酸反应过程控制中,液氨是略过量的,液氨是一种高浓度液体氮肥,含氮83.3%。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硫酸的充分反应,确保成品PH值在合理范围,另一方面略微过量的液氨可以进一步中和原料中磷酸一铵的酸性。因有过量的液氨,转鼓造粒机内就会产生废液氨尾气,每立方废液氨尾气含有0.5%(质量百分比)的氨氮。对废液氨尾气的处理,一般是通过水洗涤尾气后通过烟囱直接排放,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还有是通过净化设备或尾气处理设备进行无害化处理,但这样带来处理成本较高。 如何简单实用地处理氨酸管式反应器中反应过剩的氨气,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技术文献报道。
有机肥料的生产核心是发酵,把未腐熟的有机肥加工成发酵好的、能被作物利用的有机肥料,碳氮比(C/N)是有机肥发酵的一个重要指标。碳氮比(C/N)是指微生物体或其它有机物中所含碳素和氮素重量的比值,微生物活动和繁殖所要求的适宜C/N比一般为25:1。原料碳氮比过高,碳多氮乏,微生物的发展受到限制,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就慢、发酵过程就长。因为微生物每合成1份有机物质需要利用5份碳素和1份氮素,同时还需要利用20份碳素作为能量来源。当C/N>25:1时,氮不足,分解慢。C/N比从最初的(35~40):1(木材类废弃物、桔杆、花卉废弃物等)、(30-28):1(畜禽粪便)降低到(20~25):1,表示堆肥已腐熟。由于有机肥初始原料的碳氮比一般都大于28:1,因此要加入人粪尿、豆科绿肥和化学氮肥等调节剂,使碳氮比调到25:1以下,但这种调节方法会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生产成本低,直接利用废液氨尾气作调节剂来促进有机肥发酵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利用废液氨尾气促进有机肥发酵的方法,将碳氮比(C/N)为(28~40):1的有机肥原料在堆肥池中进行堆肥发酵,按常规方法接种发酵菌,堆肥在完成第一次发酵后,为保证有机肥原料彻底腐熟,将生产复合肥中产生的废液氨尾气,用引风机加压后,输送至设置在堆肥池中与地面齐平的多排喷气管道内,喷气管道上钻有间隔的孔眼朝上的气孔,废液氨尾气通过气孔从下往上充入到有机肥原料堆内,每天充入2~3次,每次充入的时间为60~70min,使有机肥原料完全腐熟后的碳氮比(C/N)降低至(20~25):1。
本发明所述的机肥原料堆肥的高度为1.3~1.5m。
本发明所述的每次充入废液氨尾气的间隔时间为4~5 h。
本发明所述设置在喷气管道上的气孔的直径为4~6mm,气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m。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直接利用废液氨尾气作为调节剂,将废液氨尾气与经过第一次发酵后的有机肥原料混合,用来增加有机肥原料中氮的含量,将碳氮比(C/N)降到适宜的(20~25):1,使有机肥原料彻底腐熟。同时利用引风机向有机肥原料堆内鼓风供氧,满足微生物活动需要的空气;此外,由于废液氨尾气的温度为35~50℃,pH值为9 ,在调节有机堆肥发酵的碳氮比(C/N)同时,还能综合调节有机堆肥腐熟时的通风供氧量、温度和PH值,因此能通过协同作用有效地促进有机肥的继续腐熟,使腐熟时间缩短3~5天。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实用、生产成本低,对废液氨尾气不必做任何处理就可以直接回收利用,既达到了减排降耗,又实现了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和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中,1-管式氨酸反应器,2-转鼓造粒机,3-废液氨尾气收集罐,4-引风机,5-输送管道,6-喷气管道,7-气孔,8-有机肥堆肥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顺丰生物科技肥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顺丰生物科技肥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1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复位节水的水龙头
- 下一篇:保险杠加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