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持笔记本超低温工作的双嵌入式控制器电路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7648.2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8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新;吴少刚;黄伟;周国强;汪俊杰;徐峰;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科梦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00 | 分类号: | G06F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持 笔记本 超低温 工作 嵌入式 控制器 电路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双嵌入式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嵌入式控制器、第二嵌入式控制器、温度探测芯片和电源开关芯片;
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包括多个功能模块,其正常工作的最低温度为T1;
所述第二嵌入式控制器和第一嵌入式控制器进行通讯,其正常工作的最低温度为T2,且T2<T1;
所述温度探测芯片,放置在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的旁边,与所述第二嵌入式控制器连接,用于所述第二嵌入式控制器检测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的环境温度TX;
所述电源开关芯片,通过所述第二嵌入式控制器输入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的电源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嵌入式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和系统复位引脚,所述电源模块向主板供电,分别与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和所述第二嵌入式控制器进行连接;所述系统复位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和所述第二嵌入式控制器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嵌入式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通过逻辑或电路与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和所述第二嵌入式控制器进行连接;所述系统复位引脚也通过逻辑或电路与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和所述第二嵌入式控制器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嵌入式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功能模块包括触控板模块、键盘模块、时序控制模块、电源管理模块、指示灯模块和风扇控制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嵌入式控制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与所述第二嵌入式控制器通过I2C接口进行连接及通讯。
6.一种双嵌入式控制器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100)、当所述双嵌入式控制器电路进行开机时,所述第二嵌入式控制器通过温度探测芯片检测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旁边的环境温度TX,接着比较TX及T1的大小关系,如果TX<T1,则先让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供电升温,同时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处于复位状态;当TX≥T1时,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才开始正常工作,完成开机上电复位工作;
(200)、当所述双嵌入式控制器电路进行关机时,先关闭系统方面内容,再关闭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的电源,完成关机控制后,所述第二嵌入式控制器管理关机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嵌入式控制器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0)具体包括:
(110)、所述第二嵌入式控制器处于工作状态,持续检测是否有开机信号;
(120)、当检测到开机信号时,所述第二嵌入式控制器检测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旁边的温度探测芯片的温度TX,比较TX及T1的大小关系,如果TX<T1,则执行步骤(130),如果TX≥T1,则执行步骤(140);
(130)、所述第二嵌入式控制器向所述电源开关芯片输出第一使能信号,给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供电;同时所述第二嵌入式控制器输出第一复位信号给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让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一直处于复位状态;当第二嵌入式控制器检测到TX≥T1时,所述第二嵌入式控制器关闭第一复位信号输出,让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解复位,接着执行步骤(150);
(140)、所述第二嵌入式控制器向所述电源开关芯片输出第一使能信号,给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供电,接着执行步骤(150);
(150)、所述第二嵌入式控制器给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发出请求信息,所述第二嵌入式控制器持续检测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是否有反馈信息;当检测到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有反馈信息;所述第二嵌入式控制器认为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已经工作正常,并给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发出接管开机上电复位权限的命令,所述第一嵌入式控制器接到接管开机上电复位权限的命令后,完成开机上电复位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科梦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科梦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76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