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式电子名片信息交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2590.2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1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郑荣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W4/06 | 分类号: | H04W4/06;H04W4/12;H04W12/00;H04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欧阳凯;靳荣举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电子名片 信息 交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信息领域,具体是以无线传输技术为基础的非接触式电子名片信息交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进行商务往来、业务交往或社交活动中通常都要进行名片交换,名片上一般都会记载有姓名、单位、电话、传真、地址、邮编、邮箱、QQ等信息,人们通过名片上记载的信息进行相互的联系。现代生活名片已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纽带。纸质名片应用广泛,但它存在如下弊端:一、携带和收集不便;二、更新不便;三、查询不便;四、名片信息易泄露;五、信息容量有限;六、多为一次性消耗品,不节能环保。此外,有一种光盘名片,具有图文、声像并茂多媒体展示的特点,但光盘存在易损坏等缺点。随着手机应用的普及,电子名片便应运而生,电子名片其实就是将名片信息制作成电子数据,存储在手机中,当需要与对方交换名片时,是将名片数据以短信的方式发送到对方的手机中,这种电子名片的交换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弊端:一、需输入对方手机号码,操作不便;二、信息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名片信息交换被动、信息容量低、信息更新后名片作废且多为一次性用品易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提供非接触式电子名片信息交换方法,该方法无须进行操作即可自动实现双方电子名片的交换,支持主动和被动信息交换、信息容量大、可修改且可反复使用,且可自动搜索目标名片,具有使用方便、保密性好的特点,同时还可通过黑名单、白名单、单位、职称、有效时间等关键字防火墙有效避免垃圾信息和垃圾名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非接触式电子名片交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电子名片的应用目的和要求,依据信息分类特点和使用原则制作原始交换信息;
第二步:初始化电子名片,生成电子名片GUSIDC码;格式化电子名片存储空间,生成电子名片默认的发送文件夹和接收文件夹;设置电子名片敏感度、设置电子名片防火墙允许应答参数;
第三步:将第一步制作的原始交换信息写入电子名片存储空间中;
第四步:修改交换信息、发送文件夹和接收文件夹属性;
第五步:采用广播应答交换、主动交换或受控交换方式进行电子名片信息交换;
(1)广播应答交换步骤如下:
A电子名片周期性发送广播信息;B电子名片收到广播消息后自动唤醒,并保存收到的广播消息;B电子名片收到查询消息后,若允许应答且满足查询条件,则B电子名片发送应答消息实现广播应答信息交换;
(2)主动交换步骤如下:
A、B两张电子名片满足设定的主动交换距离时,A电子名片从B电子名片读出相应的信息,B电子名片从A电子名片读出相应的信息实现共享信息的交换;
(3)受控交换步骤如下:
根据密码、访问次数、开放时间及结束时间实现信息的受控交换。
优选的,所述的非接触式电子名片信息交换方法,还包括:
第六步:收集交换信息
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或有线通信方式与智能设备实现数据信息交换;根据需要将信息转换为与不同智能设备电话簿兼容的数据格式。
优选的,第五步所述(3)受控交换步骤为电子名片设置读密码、写密码及名片有效期。以便持卡人丢失电子名片后名片信息不被篡改,加密信息不被非法获取,有效期过后电子名片自动锁定,以确保持卡人名片信息的安全。
优选的,第五步所述(2)主动交换步骤的主动交换距离为≤1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方法基于无线传输技术,可依据电子名片之间的距离自动实现不同信息的传递控制,方便名片信息交换的同时保证了用户特殊信息的隐私性。
2、通过主动广播自动寻找公开电子名片中匹配的信息,实现大范围有目的的名片信息交换。
3、在接受其它电子名片发出的查询广播请求基础上,通过检索电子名片内容被动地作出回应,实现高效的名片信息交换。
4、可根据关键词主动搜索匹配的电子名片,提高信息交换的针对性;可根据过滤规则保存收到的电子名片的广播消息,提高信息交换的有效性;可根据电子名片的广播消息生成或修改主动交换信息的距离表;可根据电子名片的信息交换请求依据规则自动判断做出不同的回应,并自动更新电子名片的相关描述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25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棚架及使用其的帐篷
- 下一篇:背反卡计激光能量测量的自适应放大和滤波系统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