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瓶盖及使用此瓶盖的液体制剂盛装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7114.1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8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邹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文生 |
主分类号: | B65D47/06 | 分类号: | B65D47/06;B65D4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世喆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瓶盖 使用 液体 制剂 盛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容器领域,特别是一种瓶盖及使用此瓶盖的液体制剂盛装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液体制剂盛装瓶的瓶盖结构比较简单,大部分只有一个单一外壳,液体制剂和外界气体共用一条通路。在使用时,外界的气体会随着液体制剂的回流进入盛装瓶内,同时混合在外界气体中的细菌、微尘或者其它物质进入盛装瓶内,并污染制剂,导致液体制剂变质或者引起使用者出现过敏、感染等不良症状,影响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瓶盖及使用此瓶盖的液体制剂盛装瓶。
本发明所述的瓶盖及使用此瓶盖的液体制剂盛装瓶能够阻止外界的细菌、微尘或者其它物质进入盛装瓶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瓶盖,包括:外壳,液体通路,气体通路;
所述气体通路与所述液体通路均穿过所述外壳,并连通所述外壳的内部与外部;
所述气体通路内设置有第一单向阀,能够使所述气体通路内的介质由所述瓶盖的外部向内部转移;所述气体通路内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液体通路内设置有第二单向阀,能够使所述液体通路内的介质由所述瓶盖的内部向外部转移。
优选地,所述液体通路内设置有第二过滤装置。
优选地,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内壳和挡板;
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内壳的底部,并与所述内壳围成一个气体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所述内壳上设置有第二通气孔;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第三通气孔;
所述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气体腔和第三通气孔依次连接,共同组成所述气体通路。
优选地,所述内壳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的中部区域,并将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上腔和下腔两部分;所述上腔与所述下腔之间设有第一连接通道;所述上腔连接有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穿过所述外壳,并连通所述上腔与所述外壳的外部;
所述第一连接通道、上腔、第二连接通道依次连接,共同组成所述液体通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弹性阻挡片,所述弹性阻挡片的一侧与所述气体腔的内壁连接,另一侧覆盖所述第二通气孔与所述气体腔的连接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弹性阻挡片,所述弹性阻挡片设置在所述上腔内;其一侧与所述内壳的顶部连接,另一侧覆盖所述第一连接通道与所述上腔的连接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通气孔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上腔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和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滤芯孔径均不大于0.22微米。
一种使用上述任一种瓶盖的液体制剂盛装瓶,包括瓶身和所述瓶盖,所述瓶盖设于所述瓶身上。
本发明提供的瓶盖,设置有液体通路和气体通路,液体通路和气体通路内设置有单向阀和过滤装置。当挤压瓶身时,气体通路的单向阀关闭,液体通路的单向阀打开,液体制剂从液体通路流出;当松开瓶身时,液体通路的单向阀关闭,气体通路的单向阀打开,外界的气体经过滤装置从气体通路流入,外界气体中携带的细菌、微尘或者其它物质因为经过滤装置所以无法进入盛装瓶内,使得盛装瓶内保持无污染状态,使用者不会因制剂中携带细菌、微尘或者其它物质出现过敏、感染等不良症状。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瓶盖还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瓶盖,液体通路的单向阀阻挡外界的气体从液体通路进入,减少外界气体中污染物质在液体通路口的残留,保证制剂的使用效果。
2.本发明提供的瓶盖,在液体通路内设置有过滤装置,可以防止液体制剂中的大分子结晶随着液体流出并进入使用环境中。
3.本发明提供的瓶盖与瓶身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卡口连接、螺纹连接、瓶盖与瓶身一体设置等连接方式,所述瓶盖可以广泛使用在现有的盛装瓶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瓶盖的剖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1-第二连接通道,2-第二过滤装置,3-第二单向阀,4-第一连接通道,5-挡板,6-外壳,7-下腔,8-第一过滤装置,9-第一通气孔,10-第二通气孔,11-第一单向阀,12-气体腔,13-内壳,14-上腔,15-第三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文生,未经邹文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71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iC微米线改性石膏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碱性墙砖填缝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