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草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6715.0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4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东;于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8 | 分类号: | A61K36/8998;A61K9/14;A61K9/48;A61P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100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纤维化 中草药 散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草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肝纤维化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反复作用而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它既是一种病理状态,又是一组临床和病理学的综合征。各种致病原可以引起肝脏损害和炎症反应,使肝组织免疫系统被激活,进而进行组织修复。当这种组织修复过程过度和失控时,肝组织内的细胞外基质将过度增生及异常沉积,使肝脏的结构和肝功能发生了异常改变,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发生。肝纤维化是从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阶段,是发展至肝硬化甚至是原发性肝癌的中间环节。肝纤维化及其终极阶段的肝硬化都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难题。现已研究证实,肝硬化可能是不可逆的,但HF是可逆的。如果能够在演变成肝硬化之前,采用一些手段阻断或者逆转HF的发生和发展,这必将对各种慢性肝病的治疗产生重大的影响,进而提高慢性肝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并能延长他们的生存期限。
西医在药物治疗方面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些药物虽然是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的作用,但是其作用的靶器官往往不仅仅限于肝脏,所以长期的服用副作用大,安全性不能确定,整体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就难以获得公认,不适宜单独地用于抗纤维化的治疗。即使是一些药物通过抗病毒作用间接的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但是病毒也不能够完全的被清除,依然存在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继续激活肝星状细胞,导致肝纤维化进一步的发展。对于肝纤维化的治疗迄今仍无理想的药物。
近年来的中医临床研究逐渐发现“肝积、脾积”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寒痰积聚,气滞血瘀,阳气不足是其发生的病理关键,因此治疗采用温散气滞、攻下寒痰、温通血脉的温散治法。
一种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草药散剂,处方源于金元时期李东垣所创制的脾积丸以及《世医得效方》中记载的酒积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酒癥丸等大量治疗肝积、脾积的方剂药物。本方的药物组成包括消积药和活血药两个部分,其中莱菔子、炒麦芽是中医历代常用的消导积滞的药物;三七、牛膝、琥珀是活血化瘀的药物,其中琥珀还有很好的通淋消积的作用,可以通过小便排出代谢废物;三七可以通络行血,使全方中的药物能够畅行血脉,起到了调和的作用;全蝎能够搜风剔络,引领药物搜剔络脉,这是符合“久病入络”的病机的,而且肝硬化等慢性肝病较易出现手足搐搦、震颤等“风”症的表现,而全蝎可以入肝络,除肝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草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说的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草药散剂,是由下列质量份的物质组成:莱菔子10-15份、炒麦芽30-35份、全蝎8-13份、怀牛膝10-15份、三七粉10-15份、琥珀末2-7份、乌梅10-15份。
一种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草药散剂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配方量的各组分分别研成粉末混和均匀。装胶囊,每粒胶囊含生药0.5g。
本发明选材科学,配方合理,制备的工艺方法简单。制备的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制剂,服用简便、疗效明显、经济安全,是治疗肝纤维化的理想内服药。
附图说明
图1是正常对照组病理组织变化。
图2是模型组组病理组织变化。
图3是秋水仙碱组病理组织变化。
图4是低剂量组病理组织变化。
图5是中剂量组病理组织变化。
图6是高剂量组病理组织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机理研究
1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
适应性饲养一周。称重,腹腔注射40%的四氯化碳石蜡油造模剂,首次0.5ml/100g体重,之后每次为0.3ml/100g体重,每周2次,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4周造模之后改为每周1次。再进行8周,共进行12周,造模并以10%的酒精作为以上造模组的唯一饮料。正常对照组给以生理盐水。
2动物分组
根据随机数字表将造模成功的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秋水仙碱片组、肝积散低剂量组、肝积散中剂量组、肝积散高剂量组。共5组,每组12只。另设正常对照组,大鼠12只。
3动物喂养与给药
本发明中草药散剂的制备:
配方1(低端值):莱菔子0.050g、炒麦芽0.15g、全蝎0.040g、怀牛膝0.050g、三七粉0.050g、琥珀末0.010g、乌梅0.050g,分别研磨为粉末,混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67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