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炭基益生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9330.1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奇能;王奕然;李玉梅;潘文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科高等研究院;上海博翼有机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中科国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C05G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函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炭基益生菌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生物炭基益生菌剂,其特征在于,由生物质炭黑和浓缩的益生菌剂组成;所述生物质炭黑与浓缩的益生菌剂的重量比为(8.85~9.15)∶(0.85~1.15);所述生物质炭黑采用如下方法制得:将农业废弃物作为生物质原料进行低温炭化形成多孔的生物质炭黑;所述浓缩的益生菌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得:将有益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发酵成益生菌液,混合后经固液分离、闪蒸干燥成浓缩的益生菌剂;所述有益微生物选自多粘类芽孢杆菌、木霉菌、固氮菌、根瘤菌、解磷菌、解钾菌、纤维素分解菌、抗生素产生菌、光合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炭基益生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的益生菌剂中每一种有效菌的数量不得少于10亿/g,所述浓缩的益生菌剂的有效活菌数≥2000亿/g,所述生物炭基益生菌剂的有效活菌数≥200亿/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炭基益生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业废弃物包括沙柳平茬、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秸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炭基益生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炭黑与浓缩的益生菌剂的重量比为9∶1。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生物炭基益生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农业废弃物作为生物质原料,低温炭化成多孔的生物质炭黑;
2)对有益微生物菌群进行扩大培养,发酵成益生菌液,混合后经固液分离、闪蒸干燥,制成浓缩的益生菌剂;
3)以生物质炭黑为核心,吸附浓缩的益生菌剂,制备成生物炭基益生菌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将选好的菌种接入液体培养基活化后,取活化菌种进行液体摇床培养,再将得到的菌种经过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而获得发酵液,对其进行固液分离,再经过闪蒸干燥,即得浓缩的益生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科高等研究院;上海博翼有机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中科国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科高等研究院;上海博翼有机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中科国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933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载重控制器
- 下一篇:硅通孔的容错单元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