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6069.1 | 申请日: | 201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胜;屈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德胜 |
主分类号: | G02B19/00 | 分类号: | G02B19/00;G02B7/182;G02B7/02;G02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轴对称 平行 超薄 聚光器 | ||
1.一种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该聚光器由环形会聚透镜板(11)、环形发散透镜板(13)、第一反射体(21)、第i反射体(22)、第p反射体(24)、框架(18)组成,并通过框架(18)固定安装为一体,其特征在于:
环形会聚透镜板(11)、环形发散透镜板(13)、第一反射体(21)、第i反射体(22)、第p反射体(24)、框架(18)有共同的对称轴(19);第一反射体(21)、第i反射体(22)、第p反射体(24)嵌套安装在环形发散透镜板(13)出射光线的一侧,其中,1<i<p ,i、p均为正整数;环形会聚透镜板(11)和环形发散透镜板(13)为透光材料;
环形会聚透镜板(11)上设置n个环形会聚透镜(12),其中n为正整数;环形发散透镜板(13)上设置n个与环形会聚透镜(12)相对应的环形发散透镜(14);对称轴(19)与环形会聚透镜板(11)上表面垂直,所有环形会聚透镜(12)和环形发散透镜(14)通过对称轴(19)共轴对称;
第一反射体(21)上有输出反射锥面(31),第i反射体(22)上有输出反射锥面(31)和法向反射锥面(42),第p反射体(24)上有法向反射锥面(42)和聚光输出口(10);所有输出反射锥面(31)、法向反射锥面(42)与通过对称轴(19)的剖面的交线与对称轴(19)间的夹角均为∠45°,并通过对称轴(19)共轴对称;
宽度为d的环形会聚透镜(12)的实焦,与对应的环形发散透镜(14)的虚焦重合;垂直于环形会聚透镜板(11)的上表面平面的太阳入射光线(3)经过环形会聚透镜(12)的聚焦,再经过环形发散透镜(14)的发散,形成宽度为w的透镜聚光平行光线(7),其中,d>w>0;透镜聚光平行光线(7)通过法向反射锥面(42)形成反射光线(8),再通过输出反射锥面(31)形成聚光输出光线(9),由第p反射体(24)上的聚光输出口(10)输出;聚光输出光线(9)与太阳入射光线(3)平行且同方向传播;
第一反射体(21)位于环形发散透镜板(13)出射光线的一侧和最小直径透镜聚光平行光线(7)的空间内,不遮挡透镜聚光平行光线(7)的传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其特征在于:环形会聚透镜(12)和环形发散透镜(14)表面为平滑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法向反射锥面(42)在环形发散透镜板(13)上的投影宽度均为w,相邻距离为d; 同一个反射体上的法向反射面(42)在对称轴(19)上的投影宽度均为w,相邻距离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第i个输出反射锥面(31)在环形发散透镜板(13)上的投影相邻且不重叠,对应的长度Xi为:
其中,i、m均为正整数,
最大环形会聚透镜(12)的外侧半径为:
环形会聚透镜(12)的数量为:
从环形会聚透镜板(11)表面至聚光输出口(10)的最小聚光距离h为:
其中,f为环形会聚透镜板(11)和环形发散透镜板(13)间的外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轴对称平行光超薄聚光器,其特征在于:聚光输出光线(9)具有相同的、均匀的聚光辐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德胜,未经张德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60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