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检测装置及其欠压保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9869.0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范融;邹绍琨;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36 | 分类号: | G01R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12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检测 装置 及其 保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检测装置,以及蓄电池检测装置的欠压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不间断供电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通信、铁路、电力、数据中心等供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蓄电池作为不间断供电系统的薄弱环节,其可靠性尤为重要,蓄电池检测装置为蓄电池提供在线的诊断,越来越受到重视。当交流电源停电时,不间断供电系统需要通过蓄电池给用户负载供电,同时蓄电池检测装置也由蓄电池供电。当蓄电池放电降至终止电压时,需要切离用户负载和蓄电池检测装置,以对蓄电池进行保护。用户负载可以由不间断供电系统自动切离或通过维护人员手动切离,至于蓄电池检测装置,由于接线很复杂,一般需要自动切离。由于蓄电池与蓄电池检测装置构成放电回路,如果不切离蓄电池检测装置,蓄电池会对蓄电池检测装置进行小电流放电,以致损耗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2所示,现有的蓄电池检测装置与蓄电池的供电方式通常有两种,其中,图1是将蓄电池检测装置并联在每个蓄电池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图2是将蓄电池检测装置并联在若干个串联的蓄电池组的正极端和负极端。现有的蓄电池检测装置的欠压保护方法,为在蓄电池检测装置上只设置一个固定的欠压保护点来对蓄电池进行保护;即当对蓄电池取样后的电压小于固定的欠压保护点时,断开欠压保护开关,以切离与蓄电池连接的用户负载。由于蓄电池在不同放电率下的终止电压不同,欠压保护点也应该不同,欠压保护点设高了,蓄电池检测装置会在用户负载切离前进行保护,就失去蓄电池检测的意义;欠压保护点设低了,蓄电池检测装置会在用户负载切离后,而蓄电池检测装置并没有被切离,则蓄电池与蓄电池检测装置构成放电回路,蓄电池对蓄电池检测装置进行小电流放电至比终止电压还低的电压,以致损耗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保护蓄电池使用寿命的蓄电池检测装置的欠压保护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电池检测装置,包括
欠压保护开关,用于接通或断开蓄电池与用户负载、蓄电池检测装置的放电回路;
电压取样电路,用于实时采集蓄电池的工作电压信号VS;
欠压比较电路,设置一个最低基准电压信号VON和两个受控的欠压保护点VOFF_H和VOFF_L,其中,VOFF_H>VOFF_L>VON;并将所述电压取样电路的采集的工作电压信号VS与所述最低基准电压信号VON进行比较;如果工作电压信号VS小于最低基准电压信号VON信号,则断开所述欠压保护开关,断开蓄电池与用户负载、蓄电池检测装置的放电回路;如果工作电压信号VS大于最低基准电压信号VON信号,则接通所述欠压保护开关,接通蓄电池与用户负载、蓄电池检测装置的放电回路;
电流判断电路,用于采集蓄电池的工作电流信号IS与其设置的基准电流信号IVEF进行比较;
如果工作电流信号IS大于基准电流信号IVEF信号,则电流判断电路的使能信号EN输出高电平信号;此时,所述电流判断电路判定蓄电池为大电流放电,欠压保护点设置为VOFF_L;当所述工作电压信号VS小于欠压保护点VOFF_L时,断开所述欠压保护开关;当所述工作电压信号VS大于欠压保护点VOFF_L时,重新判断电流判断电路的使能信号EN;
如果工作电流信号IS小于基准电流信号IVEF信号,则电流判断电路的输出的使能信号EN为低电平;此时,所述电流判断电路判定蓄电池为小电流放电,所述欠压保护点设置为VOFF_H;此时,当所述工作电压信号VS小于欠压保护点VOFF_H时,断开所述欠压保护开关;当所述工作电压信号VS大于欠压保护点VOFF_H时,重新判断电流判断电路的使能信号E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蓄电池检测装置的欠压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98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