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6314.0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7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犬塚正;田村和浩;小林卓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F23/04 | 分类号: | D06F23/04;D06F37/20;D06F3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衣物进行脱水的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多数种类的洗衣机也用作具备脱水功能的脱水装置。专利文献1及2公开了一种具备筐体和相对于筐体倾斜安装的脱水槽的洗衣机。伴随脱水槽的旋转,衣物在脱水槽内大幅度地进行运动。
因为上述倾斜滚筒式洗衣机的脱水槽倾斜,所以衣物容易聚集在脱水槽的底部。因此,专利文献1及2中公开的洗衣机为了防止因衣物的偏倚引起的过度振动而具备振动传感器。基于来自振动传感器的输出,脱水槽受到控制。
作为其他种类的洗衣机,可列举波轮式洗衣机。波轮式洗衣机具备直立的脱水槽。一般认为:与倾斜设置的脱水槽相比,直立的脱水槽内难以发生衣物局部存在的情况。因此,在大多情况下利用机械性开关来检测波轮式洗衣机的脱水工序中的振动。
由于近年来对洗衣机的小型化的需求,洗衣机的筐体尽可能地小型化。上述倾斜滚筒式洗衣机大多具备安装在筐体前面的门体。因此,在倾斜滚筒式洗衣机的筐体的侧壁与脱水槽之间,必然能留出用于设置连接门体和筐体的连接结构的空间。另一方面,波轮式洗衣机的门体大多安装在筐体的上面。因此,筐体被设计成几乎不存在筐体的侧壁与脱水槽之间的空隙。因此,与倾斜滚筒式洗衣机相比,容易产生因筐体的侧壁与脱水槽的碰撞引起的异声。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213803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136903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行用于减轻脱水槽振动的动作的脱水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脱水装置,包括:脱水槽,以收容衣物的方式直立;驱动部,驱动所述脱水槽旋转以使其达到目标转速;传感部件,检测所述脱水槽的振动;以及控制部,基于所述脱水槽的所述振动控制所述驱动部,其中,在所述驱动部使所述脱水槽加速的期间,当所述传感部件检测出所述脱水槽的所述振动超过对所述脱水槽的所述振动设定的控制阈值时,所述驱动部在所述控制部的控制下,使所述脱水槽以低于所述目标转速的控制转速进行定常旋转,所述控制部,延长对应于所述目标转速而设定的脱水期间。
根据上述结构,本发明所涉及的脱水装置能够适当减轻脱水槽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下部筐体的概略展开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上部筐体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上部筐体的概略展开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处理槽的概略展开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概略俯视放大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热交换器的安装结构的概略展开立体图。
图8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概略俯视放大图。
图9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概略展开立体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概略正视图。
图12是图9所示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概略横剖视图。
图13是图9所示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概略正视图。
图14是图9所示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概略俯视图。
图15是图9所示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概略后视图。
图16是图9所示的加速度传感器的下部的概略放大剖视图。
图17是图9所示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概略仰视图。
图18是洗衣水被供应至第一水位的洗衣机的概略剖视图。
图19是洗衣水被供应至第二水位的洗衣机的概略剖视图。
图20是预备搅拌动作的概略流程图。
图21是其他预备搅拌动作的概略流程图。
图22是洗衣水被供应至第三水位的洗衣机的概略剖视图。
图23是其他预备搅拌动作的概略流程图。
图24是烘干工序的概略流程图。
图25是概略地表示在解缠工序中由驱动马达驱动的波轮的旋转动作的时序图。
图26是概略地表示在抛起工序中由驱动马达驱动的波轮的旋转动作的时序图。
图27是抛起工序的概略流程图。
图28(A)是概略地表示从第一控制模式切换到第二控制模式时的波轮的旋转动作的时序图。
图28(B)是概略地表示从第一控制模式切换到第二控制模式时的波轮的其他旋转动作的时序图。
图29是其他抛起工序的其他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6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铣刀,特别是用于机加工齿状系统的侧铣刀
- 下一篇:机壳及其饰板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