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更换打击区的球棒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3412.9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1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锺旻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锺旻儒 |
主分类号: | A63B59/06 | 分类号: | A63B59/06;A63B5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任永武;须一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潭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更换 打击 球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棒,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更换打击区的球棒。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与图2,现有的一种具有不对称式握把的球棒1(美国第7,878,930号专利案),具有分别沿一条轴线10延伸且相连接的一个打击段11、一个外径递减的颈段12、一个上握把段13、及一个横截面呈相对于该轴线10不对称的下握把段14。
相较于一般的对称式球棒,一方面,由于该下握把段14的形状更符合人体工学,能有效地增加打击力而受到消费者欢迎,另一方面,也因为该下握把段14的不对称设计使得握持方向受到限制,使得实际上可供打击的打击区15范围大幅缩小,当该打击区15容易因为长期受撞击而受损时就无法继续使用而必须更换新的球棒,使得该不对称式握把的球棒1具有使用寿命不长的缺点。
目前已有专利文献揭露可更换打击区的球棒(如美国第6,752,731号、第5,011,145号专利案),都具有一个沿一条轴线方向延伸且呈对称的球棒本体,及一个套接于该球棒本体下端且供手握持的握把套,虽然能够更换打击区,但该握把套为外加于该球棒本体的配件,增加了握把的径宽而较难以施力握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延长使用寿命的可更换打击区的球棒。
本发明的可更换打击区的球棒,包含:一个打击段,沿一条轴线延伸;一个颈段,由该打击段一端沿该轴线方向外径递减地延伸;一个上握把段,由该颈段末端沿该轴线方向延伸,并包括一个外轮廓呈圆形的底端部;一个下握把段,与该上握把段沿该轴线方向相对设置,并包括一个外轮廓相等于该底端部的顶端部及一个相反于该顶端部的底部;一个套接单元,包括一个由该上握把段的底端部沿该轴线方向直线延伸的连接杆,及一个由该下握把段的顶端部朝该底部延伸且形状对应于该连接杆并供该连接杆容置的套接孔;及一个锁固单元,包括一个沿该轴线方向连通该套接孔的锁固孔、一个位于该锁固孔外侧的抵止面,及一个锁固件,该锁固件具有一个穿伸于该锁固孔且固接于该连接杆的杆部,及一个抵靠于该抵止面的头部。
本发明所述的可更换打击区的球棒,该套接单元的连接杆具有一个定位部,该定位部的横截面形状具有至少两个直线段且相对于该轴线对称,该套接孔具有一个横截面形状对应于该定位部横截面形状的限位孔部。
本发明所述的可更换打击区的球棒,该套接单元的连接杆的定位部横截面呈正方形。
本发明所述的可更换打击区的球棒,该可更换打击区的球棒还包含一个沿该轴线方向延伸且埋设于该上握把段、该颈段与该打击段内的强化管,该连接杆呈中空管状,该强化管与该连接杆以碳纤维材质一体成型制成,该锁固单元还包括一个埋设于该定位部内的螺帽,该锁固件为一个螺接于该螺帽的螺栓。
本发明所述的可更换打击区的球棒,该下握把段还包括一个具有该顶端部的握持段部,及一个具有该底部的握把头。
本发明所述的可更换打击区的球棒,该下握把段还包括一个与该轴线倾斜相交的延伸面,该握把头沿该延伸面设置,并具有一个位于该延伸面一侧且连接该握持段部外周面的环顶面、一个位于该延伸面另一侧的环底面,及一个连接该环顶面与该环底面的环颈面。
本发明所述的可更换打击区的球棒,该下握把段的延伸面呈椭圆形,并具有一条长轴及一条与该长轴垂直的短轴,该长轴与该轴线呈倾斜相交。
本发明所述的可更换打击区的球棒,该下握把段的握持段部邻近该握把头的一端的横截面呈椭圆形,该握持段部对应于该长轴方向的尺寸大于该握持段部对应于该短轴方向的尺寸。
本发明所述的可更换打击区的球棒,该下握把段的环顶面与环底面分别呈凸弧面状,该环颈面呈凹弧面状。
本发明所述的可更换打击区的球棒,该下握把段的握持段部的长度界于10.16到17.78厘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当该打击段供打击的打击区因为长期撞击而受损时,可以通过拆装该锁固件并调整该套接单元的连接杆与该套接孔内的配合角度,更换新的打击区,而具有延长使用寿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具有不对称式握把的球棒的剖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线II-II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可更换打击区的球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剖视图;
图5是图4的一个局部放大图;
图6是沿图5中线VI-VI的一个剖视图;及
图7是沿图5中线VII-VII的一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锺旻儒,未经锺旻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4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