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面五连杆折叠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2302.0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6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姜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新和科技有限公司;姜富军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连杆 折叠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折叠机构,尤其是采用平面五连杆的新型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折叠机构品种、类型很多,并且有很多已用在折叠自行车、电动车上,但大多数相同或相似,这些折叠机构各自都有许多优点,但也各自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需移位件难以移位到合适的位置与角度、折叠不方便、使用不可靠、结构不合理、结构刚度与强度不够、结构成本过高、折叠位置与角度受限制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折叠机构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折叠机构,即平面五连杆折叠机构。
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五个杆件与一个定位件为主件,这五个杆件分别称为:机架杆、主梁摇杆、后支摇杆、变位连杆、前支连杆。
平面五连杆折叠机构,各件相互连接全部用转动副(铰轴),机架杆两端分别与主梁摇杆及后支摇杆连接,变位连杆两端分别与主梁摇杆及前支连杆连接;前支连杆另一端与后支摇杆另一端连接。
采用平面五连杆折叠机构的产品,机架杆装在产品相对不动主体零部件上,是产品主体的一部分,变位连杆装在需变位的零部件上,是需变位的零部件的一部分。
根据产品需要,在主梁摇杆的合适位置上设置一个定位点,在定位点处,后支摇杆与前支连杆的连接端与主梁摇杆之间,可用定位件将其相互锁定或解锁。
采用平面五连杆折叠机构的产品,在正常状态(使用状态或非折叠状态)时,将主梁摇杆上的定位点锁定,此时在主梁摇杆上形成两个稳定的三角形,即机架杆、主梁摇杆、后支摇杆组成一个三角形,主梁摇杆、变位连杆、前支连杆组成另一个三角形,两个稳定的三角形与刚性的主梁摇杆,使产品各件全部刚性固定,保证产品在常态的使用需求。
采用平面五连杆折叠机构的产品,需要折叠时,将主梁摇杆上的定位点解锁,只要五杆件选定合适长度,就可以使变位连杆(需变位的零部件)相对于机架杆(产品相对不动主体零部件),移位到需要的位置与角度,实现产品的折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保证采用平面五连杆折叠机构的产品,在产品正常使用状态,刚性大、强度高、造型美观。在产品折叠状态,只要五杆件选定合适长度,就可以使变位连杆(需变位的零部件)相对于机架杆(产品相对不动主体零部件),移位到需要的位置与角度,保证折叠可靠、折叠位置灵活、多变。
可保证采用平面五连杆折叠机构的产品,结构强度高、刚性大、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操作方便、独特、协调、明快、流畅、美观,具有鲜明的新颖性、显著的实用性、突出的创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1附图,是一种类型的平面五连杆折叠机构,图中同时表明正常状态与折叠状态,折叠状态零件轮廓用双点划线表示。
图2是实施例2附图,是采用五连杆折叠机构设计的电动折叠三轮车产品的是产正常状态(使用状态或非折叠状态)。
图3是实施例2附图,是采用五连杆折叠机构设计的电动折叠三轮车产品的折叠状态。
图中1机架杆、2后支摇杆、3定位钩、4前支连杆、5主梁摇杆、6变位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明:平面五连杆折叠机构,由五个杆件与一个定位件为主件组成,各件相互连接全部用转动副(铰轴),机架杆1两端分别与主梁摇杆5及后支摇杆2连接,变位连杆6两端分别与主梁摇杆5及前支连杆4连接,前支连杆另一端与后支摇杆另一端连接。
图1正常状态表明:在主梁摇杆5的合适位置上,设置一个定位点,在定位点处,后支摇杆2与前支连杆4的连接端与主梁摇杆5之间,定位钩3已将其相互锁定,此时在主梁摇杆5上形成两个稳定的三角形,即机架杆1、主梁摇杆5、后支摇杆2组成一个三角形,主梁摇杆、变位连杆、前支连杆组成另一个三角形,两个稳定的三角形与刚性的主梁摇杆,使平面五连杆机构各件全部刚性固定。
图1折叠状态表明:解除定位钩对主梁摇杆上的定位点的锁定后,变位连杆6相对于机架杆1实现了变位的情况。
图2表明:电动折叠三轮车产品可以采用平面五连杆折叠机构设计,在产品正常使用状态,刚性大、强度高、新颖、独特、造型美观。
图2中机架杆1就是产品的定位板组件,装在产品相对不动主体零部件上,是产品主体的一部分,后支摇杆2就是产品的后上管组件;前支连杆4就是产品的前上管组件;主梁摇杆5就是产品的下管踏板组件;变位连杆6就是产品的前部组件。
图3表明:电动折叠三轮车产品较好的实现产品折叠,已将前部组件折叠变位到需要的位置与角度,产品折叠后体积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新和科技有限公司;姜富军,未经天津新和科技有限公司;姜富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2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