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铸平面丝网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2076.6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1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凌;高小平;潘世珎;张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8 | 分类号: | C25D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铸 平面 丝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电铸平面丝网。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煤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储存量日益减少,这促使人们对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的不断探索。其中,作为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太阳能在新能源的研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太阳能电池就是太阳能应用的一个核心代表。
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是目前太阳能电池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除了对电池基片材料的选择、基片制作工艺的改善外,选择合适的印刷网板也能提高电池的转化效率。
随着电子行业及各相关行业的崛起,精密印刷及小尺寸封装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精密印刷及小尺寸封装的环节中一般会涉及到掩模板的应用,传统的掩模板包括金属型掩模板、复合型掩模板。目前金属型掩模板的材质一般为镍基合金;而复合型掩模板构成相对较为复杂,其包括电铸平面丝网以及涂覆于电铸平面丝网表面的感光物质。
中国专利CN101241956报道了一种大面积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体DSSC制成条状,采用耐腐蚀互连条将条状的单体DSSC串联成大面积太阳能电池,耐腐蚀互连条两侧分别设一保护隔层,或采用丝网印刷法制备的低电阻栅网电极,并在低电阻栅网电极表面覆盖保护膜,然后采用覆盖有保护膜的低电阻栅网电极将多个条状的单体DSSC并联成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大面积太阳能电池一侧玻璃与TCO的接触面设一灌注槽,并在大面积太阳能电池一端的灌注槽,从灌注槽泵入电解质和染料后,折断灌注槽,然后进行密封。
中国专利CN102336051A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装置,包括印刷刮刀、辅助刮刀、回料刀、印刷网版,其特征是在印刷网版上紧靠印刷刮刀边缘两侧安装两个挡板结构,其中挡板结构主要由挡板面、挡板框架和安装架组成;挡板面的底部与丝网面可分体式接触或者通过柔性材料黏结;回料刀和印刷刮刀及辅助刮刀的边缘与挡板面无缝接触;印刷机头带动刮刀和回料刀与挡板面接触滑动,使浆料在两侧挡板面、刮刀和回料刀围成的范围内运动,实现浆料不向两侧流动。
中国专利CN202058761U 公开了一种丝网印刷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银网版,包括:硅片、主栅线、倒角、副栅线、所述的硅片上设有主栅线和副栅线,所述的主栅线和副栅线垂直设置,在所述的硅片上设有倒角,可以将正面电极栅线在硅片表面进行有效的扩展,增加覆盖面积,将光电流进行有效的收集,从而改善了电池片的效率。
中国专利CN101969082A公开了一种两次丝网印刷与刻槽结合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用于制造一种两次印刷电极的太阳能电池,包含有刻槽工艺和两次印刷工艺,刻槽工艺为:在硅片表面的电极栅线区域刻槽,使电极栅线区域形成蚀槽;两次印刷工艺为:a、第一次印刷电极:将印刷的电极浆料填入蚀槽并进行烘干,在蚀槽中形成第一层电极;b、第二次印刷电极:在第一层电极外表面印刷电极,使硅片表面电极栅线区域形成第二层电极。
构成传统复合型掩模板的电铸平面丝网为编织型金属电铸平面丝网或聚酯网等,此类电铸平面丝网由于编织型经纬节点的特性会导致最终成型掩模板的下浆效果,如:下浆不均;在实际掩模板的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先对电铸平面丝网进行压挤,从而尽量减少编织型电铸平面丝网的这种效应。但既如此操作并无法完全避免经纬节点带来的不良效果。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电铸平面丝网,较好的解决以上所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精密印刷技术中,由于所用平面丝网的机械抗拉强度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电铸平面丝网,该平面丝网具有较好的机械抗拉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铸平面丝网,主体为平面结构,中间区域为网格结构,外缘为固定所述电铸平面丝网的边孔结构,所述电铸平面丝网的其上设置有镂空的圆形或椭圆形阵列。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铸平面丝网上设置有镂空形状的图形阵列,所述镂空形状的图形阵列在所述圆形或椭圆形阵列区域上形成预设图形。
构成所述非圆形镂空区域20或30部分的外围桥连结构201或301与构成圆形阵列镂空区域21或31部分的外围骨架211或311连接连贯。两相邻圆形镂空单元的中心间距为d,20um≤d≤300um;圆形镂空单元的圆形半径为r,5um≤r≤150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20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延长薯苗贮运保鲜期的方法
- 下一篇:防治高血压鞋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