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7278.6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8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忠;钟业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H02K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089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既包括电连接结构又包括机械连接结构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常见的一些连接装置,一般包括底座部分与可移动部分,底座部分仅仅用于稳定可移动部分并给可移动部分提供电源,该电源可包括用于制冷或制热的电力,也可以包括用于驱动装置工作的电力,这样要么使得可移动部分只有制冷或制热的功能,要么驱动装置位于可移动部分。
在驱动装置位于可移动部分时,由于驱动装置一般都用交流或直流电直接驱动,而驱动装置中的相关组件由于要高速旋转,其连接密闭性一般都不能够完全防止液体渗漏,这样会导致驱动装置中的交流或直流电会传导到金属容器甚至传导到金属壳体的外面,从而导致使用连接装置的消费者触电,影响其人身安全。而且,在驱动装置位于可移动部分时,可移动部分的重量或较大,容积会较小。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其包括电连接结构和机械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电连接结构的中部并贯穿所述电连接结构。所述电连接结构包括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所述上连接器和所述下连接器活动连接,所述机械连接结构包括马达和马达轴,所述马达直接或间接固定在所述下连接器上。本发明制作工艺简单;同时具有使用安全、方便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其包括电连接结构和机械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电连接结构的中部并贯穿所述电连接结构。
作为本发明连接装置的改进,所述电连接结构包括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所述上连接器和所述下连接器活动连接,所述机械连接结构包括马达和马达轴,所述马达直接或间接固定在所述下连接器上。
作为本发明连接装置的改进,所述上连接器上有两个以上同圆心的凹圈,所述下连接器上有两个以上同圆心的凸圈,所述上连接器上的所述凹圈与所述下连接器上的所述凸圈相互咬合。
作为本发明连接装置的改进,所述上连接器上有两个以上同圆心的凸圈,所述下连接器上有两个以上同圆心的凹圈,所述上连接器上的所述凸圈与所述下连接器上的所述凹圈相互咬合。
作为本发明连接装置的改进,所述上连接器上有两个以上接触片以及接线端子,所述下连接器上有两个以上接触点以及接线端子,所述接触片或接触点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所述上连接器上的所述接触片与所述下连接器上的所述接触点紧密活动接触。
作为本发明连接装置的改进,所述上连接器上有两个以上接触点以及接线端子,所述下连接器上有两个以上接触片以及接线端子,所述接触片或接触点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所述上连接器上的所述接触点与所述下连接器上的所述接触片紧密活动接触。
作为本发明连接装置的改进,所述上连接器上的所述接触片是封闭的环状。
作为本发明连接装置的改进,所述下连接器上的所述接触片是封闭的环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连接装置制作原材料取材方便,成本低。
2、该连接装置使用安全,马达在底座内,该连接装置可以从下部获得电力和动力,获得的电力保证制冷或制热设备所需的电力,获得的动力保证驱动装置的旋转工作,具有使用安全不漏电的效果。
3、该连接装置由于马达在下连接器内,可以大大减轻可移动上连接器以及相应装置部分的重量,这样一方面可以相应增大可移动部分的容积,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消费者从下连接器上拿起可移动部分时不太费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接装置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连接装置优选实施方式的组装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连接装置优选实施方式的组装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连接装置优选实施方式的组装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连接装置其他实施方式的组装示意图(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连接装置适用于各种同时具有电连接结构和机械连接结构的装置或设备。
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下文将详细描述本发明连接装置优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是一种连接装置,其包括电连接结构1和机械连接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连接结构2位于所述电连接结构1的中部并贯穿所述电连接结构1,所述电连接结构1,中心有一个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72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