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快速、大面积、成本低廉、治理沙尘的MB型土壤固化剂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96006.4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1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沈炜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炜敏 |
主分类号: | C09K17/20 | 分类号: | C09K17/20;E02D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大面积 成本 低廉 治理 沙尘 mb 土壤 固化剂 | ||
用途:在流沙及沙化地治理工程中,添加20-25倍水剂后直接喷洒使用,使沙漠恢复植被,减低风速、消除沙尘暴,其保持时间在数年以上。
技术背景:MB型土壤固化剂产品,主要优点是:1、把颗粒结构的沙土,改造成网状结构;2、促使植物根须的生长;3、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4、能百分之一百吸收水分,同时可留存蒸发量的20%;5、增加地面的粗糙度,减低风速数十倍至数百倍。在内蒙古、甘肃等地已建立示范基地5000亩以上,达到很好的效果,在2007年获得科技成果鉴定证书后进行了推广,2011年11月,对推广效果通过了鉴定,并建议大规模推广。
生产流程:聚丙烯共聚物及部分添加剂的混合。
保护核心:聚丙烯共聚物及部分添加剂的混合、该产品的应用技术体系。
一、创新理念---项目技术创造性的贡献:
针对沙化地的起沙扬尘问题,在参照美国在70年代大规模喷洒化学物质后,在沙地表面结膜固化的经验,在锐意改进美国和日本的固沙剂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适合于中国西北气候环境的BEC固沙剂和相关的喷洒技术,经内蒙、甘肃、宁夏等地的野外试验示范证明,喷洒化学材料可以在沙地形成薄薄的多孔膜,渗水而不扬沙,对于保护植物根系也有重要作用。示范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
本项目主要成果是,使BEC型土壤固化剂(沙地植被保护剂)得到了进一步推广。我们在内蒙古阿拉善腾格里沙漠、在四子王旗国防公路两侧边坡,准格尔旗煤矿区覆盖破损面试验区,进行了近自然斑块喷洒示范,还为肃省防沙治沙与生态建设提供了样板。建立近自然的斑块结构和配置形式,合理地利用沙地资源,建立化学固沙与生物防沙治沙相结合的治沙创新模式。通过对现有技术和成果的组装、配套和集成,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上,根据其不同的用途,使其扩展利用空间。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推广BEC型土壤固化剂对沙地、盐渍化土地、沙化草场原生态治沙工艺,国防公路两侧线形防护和在敦煌市、民勤县等地,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并对矿区覆盖破损面植被恢复的应用问题上,将MB型土壤固化剂的科技成果进行推广与示范,必将丰富和拓宽我国防沙治沙的新材料和新思路,对我国沙漠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技术特点
(一)BEC沙地植被保护剂在三年多的实地使用中充分发挥了五大优点
(1)把沙粒结构的沙地变成了网状结构;
(2)促使并加速植物根须的健康生长;
(3)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
(4)吸水能力达到100%,蒸发时可留存蒸发量的20%,对西部沙漠降水量小于40mm,蒸发量在2000mm-3000mm来说,其保水能力十分可观;
(5)地表粗糙度增加10倍至数百倍,降低近地表风速10-20%,这对科学防治沙尘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BEC沙地植被保护剂在内蒙古的应用实践中,通过了内蒙古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荣获科技成果鉴定证书。
三、技术数据MSDS
1、产品描述:
Acrylic Copolymer with water wetting agent
丙烯酸共聚物与-60%水混合的液态固化剂;
2、用途:用于大面积喷洒治沙防尘固植护根,与水稀释后使用。
3、产品的主要成分:
(1)Acrylic Copolymer丙烯酸共聚物,不具危险性39-41%;
(2)Lndividual residual monomes个体残留单体无需求少于0.1%;
(3)Aqua Ammonia水溶性氨少于0.95%;
(4)Water水61-59%;
(5)说明
A:产品构成物质全部符合美国OSHA-12CFR1910、1200标准及加拿大WHMIS规定的标准;
B:产品不含任何危险物质,符合OSHA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及NTP,IARC,ACGIH环保要求。
4、物理化学特性
(1)沸点:100掇氏度;
(2)物理形态:液态;
(3)颜色:白本色/后加其他颜色;
(4)气味:轻度丙烯酸味;
(5)每加仑重:9.1磅;
(6)比重:1∶1.08-1.2;
(7)蒸发率-5.0;
(8)蒸发密度:相当于水;
(9)注意:未稀释浓缩液剂直接接触,会对眼睛和皮肤有轻微刺激。解决方法是用水和肥皂冲洗,并保持空气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炜敏,未经沈炜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60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