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水型水源水库扬水曝气水质改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0207.3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3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廷林;杨霄;史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水 水源 水库 扬水 水质 改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源水质微污染控制治理技术范围,涉及一种原水混合充氧装置,特别适用于水深大、分层稳定以及水位变幅大的水源水库及湖泊的水质原位改善。
背景技术
一般水库及湖泊水体容量大、流动性小,诸多营养物质如有机碳、氮、磷在底部沉积聚集,常年为水生藻类等浮游生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藻类能稳定停留在水中接受光照而大量繁殖,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而影响水质。深水型水源水库及湖泊,由于水体分层更加稳定,造成下层水体长时间处于厌氧或缺氧状态,生态环境恶化,底部沉积物中污染物大量释放,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
国内现有的混合充氧技术,有申请人已授权的中国专利“多功能扬水曝气器”(专利号ZL 200310117900.6),是利用形成的气弹,造成上下层水体交换,达到混合上下水层的目的,同时向水体充氧,改善水体缺氧状态。但该装置适用于水深不大的水库或湖泊。对于深水型水源水库及湖泊,其水深较大(60m以上),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气弹及水流在长距离上升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动量和冲击力,长期高强度冲击,往往会对设备造成破坏或解体,影响扬水曝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削减或消除高强度冲击对原有扬水曝气设备造成损毁,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目前混合充氧技术应用于深水型水源水库及湖泊水质改善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原有“多功能扬水曝气器”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新型的深水型水源水库扬水曝气水质改善装置。该装置在保证对大水深水体进行混合充氧的功能基础上,在结构上能承受长期高强度的冲击,并且设备高度能自动调节适应水库水位的大幅变动;同时,设计了与“扬水曝气强化化学/生物制剂无动力自动定量投加的水质改善装置”进行技术集成的预留条件。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深水型水源水库扬水曝气水质改善装置,包括在水体中依次由上至下连接的蘑菇状导流出口部分、滑动调节部分、非滑动部分、主体曝气设备和沉于水底的锚固墩;其特征在于:
蘑菇状导流出口部分包括直筒体,直筒体上有蘑菇状出水口,蘑菇状出水口下方直筒体侧壁上开设导流孔,蘑菇状出水口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提供浮力的第一浮体,第一浮体的下方为倒锥型的导流装置,在第一浮体及导流装置开设中心孔;在第一浮体顶板上预设有螺孔;
所述的滑动调节部分为多节套筒套接组成的直筒体,上下节之间为套筒式连接,套接直径能满足相互间自由滑动的要求;其中,最下一节位置固定,与下部非滑动部分筒体相连;最上一节与顶部蘑菇状导流出口相连,能随水位涨落上下浮动自动调节整个伸缩段筒体的长度;
所述的非滑动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两节筒体,筒体外侧固定有用于提供浮力的第二浮体,最下一节筒体与下部主体曝气设备中的直筒体相连接,筒体内有正在上升的气弹;
所述的曝气设备主体包括直筒体,在直筒体外设有曝气室和气室,曝气室和气室之间有出口,气室与直筒体之间留有出气狭缝;气室上部固定有用于提供浮力的第三浮体;气室内部设有用于气水分离的导流板,水流经导流板后经出口至外部水体中,形成下层水体的循环充氧;气体上升由出气狭缝进入直筒体,曝气室下方进口处设环形空气释放管;最下端为喇叭状进口,喇叭状进口与锚固墩之间通过锚固链相连接。
本发明的深水型水源水库扬水曝气水质改善装置,能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充分发挥扬水曝气技术的水质改善作用,混合上下层水体并充氧,改善水体环境,抑制藻类生长,控制底泥营养物的释放,有效改善水源水质;消除或大大缓解扬水曝气设备长期运行时的冲击和由此产生的设备磨损或解体,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能与“扬水曝气强化化学/生物制剂无动力自动定量投加的水质改善装置”等突发性水质污染控制装置有机集成,实现投加化学或生物药剂的快速均匀混合,提供有利的化学反应或生物化学反应的水动力条件,实现对多种污染条件下的水质改善与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法兰连接方式图。
图3是实施例中底部锚固墩与直筒体进口间连接方式图。其中,图3(a)为设备未运行条件下的连接方式图,图3(b)为设备运行中受间歇冲击时的连接方式图。
图4是本发明集成组合“扬水曝气强化化学/生物制剂无动力自动定量投加的水质改善装置”时的实施例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0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