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式开、关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9269.2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6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冯世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世英 |
主分类号: | B65D90/66 | 分类号: | B65D90/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关门 | ||
技术领域
一种轨道式开、关门机,属于铁路运输领域。
背景技术
罩式货车车厢,专利号:200810165886.X,能够实现煤炭的封闭运输,它的门洞是靠两块门扇封闭的,因此需要配套开、关门机。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要设计一种轨道式开、关门机,把它安装在天仓底板的下方,利用装车时车厢的移动来自动启闭两块门扇。结构由支架、轨道板、滚轮、导轨板组成。
在天仓的底板上,垂直设有两排支架,用于固定轨道板的位置。支架的形状为L形,支架的上端和天仓的底板相连成一体。支架的下端和轨道板相连成一体。轨道板是用于启闭门扇的一个部件。当车厢经过轨道板时,轨道板的下面能够和导轨板上的滚轮相接触,从而开启门扇。安装在底板上的轨道板长度是车厢长度的两倍,以便于提前打开车厢的门扇,为装车做好准备。轨道板的形状为一块长方形的板体,轨道板分为三段,两端向上翘起扭曲的部分,叫做扭曲段,在扭曲段,轨道板以内侧下边缘为圆心,外侧则向下逐步扭曲变形,扭曲变形的角度以达到两块门扇能够垂直开启为止。以便于天仓上的漏斗装车。轨道板的中间部分叫直板段,在直板段轨道板不再扭曲,门扇经过此段时处于垂直开启的状态。
在两块门扇的外侧边缘上面,(铰链处的上方)沿门扇的长边安装导轨板,导轨板和门扇相连成一体,导轨板是启闭门扇的另一个重要部件,导轨板的形状为长方形的板体,导轨板和门扇的外面相垂直。在导轨板的中间沿纵轴方向设有一排滚轮槽,滚轮槽的形状为长方形的通槽,在滚轮槽内安装有滚轮,滚轮通过滚轮轴的两端固定在滚轮槽的侧壁上,滚轮能够在滚轮槽内灵活转动。滚轮的直径大于导轨板的厚度。
当车厢进入天仓装车时,扭曲段的一端首先接触导轨板上的滚轮,滚轮受到扭曲段的不断挤压而逐步开启门扇,当门扇开启到垂直角度时,扭曲段结束,车厢进入直板段,天仓的漏斗开始打开装车,随着车厢的缓慢移动,装车结束后,门扇上的导轨板进入到另一端的扭曲段,两块门扇在自身拉簧的拉力作用下慢慢闭合,车厢完成一次装车作业。
附图说明
图1、轨道式开、关门机主视图 图2、轨道式开、关门机侧视图
图3、轨道式开、关门机打开门扇时的侧视图
1、底板,2、门扇,3、支架,4、轨道板,5、滚轮,6、导轨板,7、扭曲段,8、直板段,9、滚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轨道式开、关门机,把它安装在天仓底板1的下方,利用装车时车厢的移动来自动启闭两块门扇2。结构由支架3、轨道板4、滚轮5、导轨板6组成。
在天仓的底板1上,垂直设有两排支架3,用于固定轨道板4的位置。支架3的形状为L形,支架3的上端和天仓的底板1相连成一体。支架3的下端和轨道板4相连成一体。轨道板4是用于启闭门扇2的一个部件。当车厢经过轨道板4时,轨道板4的下面能够和导轨板6上的滚轮5相接触,从而开启门扇2。安装在底板1上的轨道板4长度是车厢长度的两倍,以便于提前打开车厢的门扇2,为装车做好准备。轨道板4的形状为一块长方形的板体,轨道板4分为三段,两端向上翘起扭曲的部分,叫做扭曲段7,在扭曲段7,轨道板4以内侧下边缘为圆心,外侧则向下逐步扭曲变形,扭曲变形的角度以达到两块门扇2能够垂直开启为止。以便于天仓上的漏斗装车。轨道板4的中间部分叫直板段8,在直板段8,轨道板4不再扭曲,门扇2经过此段时处于垂直开启的状态。
在两块门扇2的外侧边缘上面,沿门扇2的长边安装导轨板6,导轨板6和门扇2相连成一体,导轨板6是启闭门扇2的另一个重要部件,导轨板6的形状为长方形的板体,导轨板6和门扇2的外面相垂直。在导轨板6的中间沿纵轴方向设有一排滚轮槽9,滚轮槽9的形状为长方形的通槽,在滚轮槽9内安装有滚轮5,滚轮5通过滚轮轴的两端固定在滚轮槽9的侧壁上,滚轮5能够在滚轮槽9内灵活转动。滚轮5的直径大于导轨板6的厚度。
当车厢进入天仓装车时,扭曲段7的一端首先接触导轨板4上的滚轮5,滚轮5受到扭曲段7的不断挤压而逐步开启门扇2,当门扇2开启到垂直角度时,扭曲段7结束,车厢进入直板段8,天仓的漏斗开始打开装车,随着车厢的缓慢移动,装车结束后,门扇2上的导轨板6进入到另一端的扭曲段7,两块门扇2在自身拉簧的拉力作用下慢慢闭合,车厢完成一次装车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世英,未经冯世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92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烯烃两相氢甲酰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下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