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病中草药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3006.0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9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文正常;高明琴;潘淑惠;杨粤黔;任荣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8;A61P1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05***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慢性 呼吸道 中草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兽用中草药制剂,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病中草药制剂,属于兽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鸡慢性呼吸道病是养鸡生产中较为常发,影响面较广的一种慢性、消耗性、条件性疾病,其主要致病原为鸡毒支原体。多发生于秋冬季节和温差变化较大的高海拔地区,生产性强应激或遇寒感冒是促发该病的主要诱因,主要表现为甩鼻、鸡只生长迟缓,呈渐进性消瘦死亡;发病后期多继发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感染,患病鸡群出现包心、包肝等病理现象。长期以来,多西环素、泰乐菌素、替咪考星、阿奇霉素等化药是防治该病的常用药品,长期使用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和化药残留,给食品安全生产带来潜在的危害。近年来,我们运用中草药筛选方法对鸡慢性呼吸道病的防治进行了相应的防治研究,拟寻求毒副作用小、残毒低、不易产生耐药、具有较好疗效的兽用中草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鸡大肠杆菌CVCC-245菌株和鸡毒支原体352-PG31毒株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鸡毒支原体352-PG31毒株人工感染防治实验有效率为84.6~86.7%,田间应用推广试验有效率为86.06%,其应用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及使用安全性的一种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病中草药制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病中草药制剂是由以下原料药配制而得:金乔麦25-65g、白芷25-65g、仓耳子25-65g、白花蛇舌草20-60g、麻黄25-45g、桂枝20-60g、杏仁20-60g、制半夏25-45g、桔梗20-60g、黄柏20-60g、勾藤20-60g、紫花地丁25-45g、甘草10-30g。
优选的,优选后的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病中草药制剂是由以下原料药配制而得:金乔麦45g、白芷45g、仓耳子45g、白花蛇舌草40g、麻黄35g、桂枝40g、杏仁40g、制半夏35g、桔梗40g、黄柏40g、勾藤40g、紫花地丁35g、甘草20g。
将以上药材粉粹,80目过筛,混合均匀,封装密闭。用法及用量:用法:拌料自由采饲;治疗量:500g拌料250kg,;预防量减半使用。
本发明主要用于鸡因风寒感冒诱发鸡毒支原体感染,以甩鼻、上呼吸道呼吸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呼吸的病,对同时继发的大肠杆菌感染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经过鸡毒支原体感染发病治疗、体外抑菌,实验动物药物急性及慢性毒理、理化测定、田间应用推广防治试验等一系列实验研究表明:对鸡大肠杆菌CVCC-245菌株和鸡毒支原体352-PG31毒株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鸡毒支原体352-PG31毒株人工感染防治实验有效率为84.6~86.7 %,田间应用推广试验有效率为86.06%,其组方药物筛选严格遵循中兽医医学“标本兼治”的防治理论,充分兼顾了养鸡生产中鸡慢性呼吸道病的临床病理特性,其应用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及使用安全性。具有辛温解表、止咳平喘、袪痰、宣肺利窍、涩肠止泻之功效。
、试验材料
本发明制剂商品名称为“慢呼通”。
1.1实验药物及组方:
“慢呼通”组方主要药物成分:金乔麦、白芷、仓耳子、麻黄、桂枝、黄柏、紫花地丁等。
1.2实验菌株:鸡大肠杆菌CVCC-245致病菌株、鸡毒支原体352-PG31毒株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1.3人工感染实验动物:35日龄杂交肉鸡400只,体重400g±25g
1.4急性、亚急性毒性实验动物:昆明小白鼠40只(公、母各20只),SD大鼠32只(公、母各16只),由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室提供。
1.5实验用培养基:肉汤、伊红美蓝、麦康凯、支原体选择性培养基。
、实验内容及方法
2.1细菌培养及计数:用伊红美蓝、麦康凯选择性培养基经37℃24h将CVCC245菌株进行培养复壮,再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扩大培养;用支原体选择性培养基经37℃24h将鸡毒支原体毒株352-PG31进行培养复壮和扩大培养36h计数,按4X1010/ml装瓶备用。
2.2体外抑菌实验:
将制剂煎熬浓缩成1g生药/ml的药物浓度制剂作环形抑菌纸片(直径3mm),在普通平板上进行抑菌培养24h,观察鸡大肠杆菌CVCC-245菌株、鸡毒支原体352-PG31毒株的生长情况,如抑菌圈直径大于5~6mm判为显著。
2.3人工感染及防治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30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可搬动式座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