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旋转波片抑制脉冲激光受激布里渊散射装置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2401.7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任芝;李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G02F1/35 | 分类号: | G02F1/35;G02B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旋转 抑制 脉冲 激光 布里渊散射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受激布里渊散射,属于光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受激布里渊散射属于本领域所熟知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相位共轭补偿,激光探测,以及光通信等领域,在不同的应用中对于受激布里渊的散射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在激光探测以及相位共轭补偿的应用中一般都需要高强度的受激布里渊散射信号,此时一般都是尽可能的来放大受激布里渊散射信号以获得最好的效果,但是在光通信等的有些领域中则是需要控制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强度,也即不是单纯的追求最大的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发生,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则是希望抑制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发生,因为发生的受激布里渊散射信号可能会对其中传输的介质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或者会在传输的信号中增加噪声,面对这样的技术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控制或抑制受激布里渊散射信号强度的方法和装置,中国专利申请201010602554.0就公开了这样一种受激布里渊散射的抑制方法和装置。其中心思想是利用旋转的波片使得激光束在前后位置上具有不同的偏振方向,优选是相互垂直的,则可以很好的抑制后面的激光对前端所产生的受激布里渊光的放大作用,但是该专利只是提出了这样一种方法,该方法对于布里渊散射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该申请对于特定的激光束如何实现较好的抑制作用却并没有涉及,例如,脉冲激光束,虽然只要使得激光束在前后位置上具有相互垂直的偏振态即可实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如何实现较好的抑制作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却是未知的,本发明就是针对该问题而提出来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利用旋转波片抑制脉冲激光束受激布里渊散射的方法和装置,使用该方法和装置可实现对于脉冲激光束较好的抑制作用。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和图2示出了中国专利申请201010602554.0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抑制装置。图1中示出的为图2中波片转盘(3),波片转盘(3)和波片转盘旋转支架(2)以及激光器(1)共同组成了该受激布里渊散射抑制装置,其中所述的波片转盘(3)能够绕着所述波片转盘旋转支架(2)的旋转轴旋转,并且在旋转过程中能够使得穿过该转盘中心外围的边缘部分的线偏振激光束的前后相邻部分具有不同的偏振态。如图1中,该波片转盘为圆盘形,该圆盘具有多个以圆心为中心点的扇形半波片,并且每两个相邻的扇形半波片之间是空气或者全波片,如图1所示,如果圆盘的中央上方右边的第一个扇形是半波片,则按顺时针旋转,下一个扇形就是空气或全波片,再下一个扇形就还是半波片,再下一个扇形就是空气或全波片。如果激光器(1)为脉冲激光器,对激光器(1)发射的脉冲激光束穿过处于旋转状态的波片转盘后,激光束的偏振态就会由原来的单一线偏振变为两种偏振态,根据每一半波片的大小以及波片转盘的转速,线偏振的脉冲激光束穿过旋转的波片转盘之后大致会出现如图3a-3h的情形。
首先来看图3a和3b,当波片转盘处于停止状态时,脉冲激光束穿过波片转盘之后其仍旧保持单一的线偏振态,或为S偏振,或为P偏振,也即在整个脉冲长度上只有S偏振或P偏振,此时受激布里渊的信号强度为最大的,也即波片转盘对于脉冲激光束的受激布里渊散射没有产生作用。
接着来看图3c和3d,在整个脉冲长度上,只有很少一部分的激光束的偏振态被改变了,可以想象的是,此时波片转盘对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抑制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当脉冲激光束通过此时的波片转盘后,至少在脉冲结束的那一小段上偏振态与前面部分的偏振方向是相互垂直的,图3c和图3d示出的情况相对于图3a和图3b示出的情况来说,已经具有了受激布里渊散射的抑制作用,但是,可以理解,其抑制作用肯定不是最强的。
再来看图3e和图3f,其中一种偏振态占据了整个脉冲长度的三分之一,另外一种偏振态占据了整个脉冲长度的三分之二,两者的区别只是在于占据整个脉冲长度三分之二的偏振态是连续分布的还是间隔分布的,图3e为连续分布的,图3f为间隔分布的,可以想象的是图3e和图3f所示出情况的抑制效果要好于图3c和图3d的抑制效果。
最后来看图3g和图3h,在这两个图中,任何一种偏振态都占据了整个脉冲长度的一半,也即整个脉冲长度被两种相互垂直的偏振态平均占据了,区别在于一个是连续占据了脉冲的一半,另外一个是以间隔交错的方式占据了脉冲的一半,那么问题也就来了,此时图3g和图3h所示出抑制效果比图3e和图3f所示出的抑制效果相比是好还是不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24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