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灯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9270.7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8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林功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桥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17/1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灯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管,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化且便于快速组装的灯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发光效率及低耗能的发光二极管逐渐普及,现今新式的灯管大多以发光二极管为主要的发光元件,但,多颗发光二极管芯片同时运作会相应地伴随着高热,如果无法即时排除热能,则易烧毁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他相关构件元件,因此发光二极管灯具多需搭配主动式或被动式散热器来维持其耐用度。
据悉,传统发光二极管灯管构件至少由一长管状铝挤材所构成的散热本体1、一发光电路模块2及一灯罩3(如图1所示)等三大构件所组成;其中,该散热本体1与该发光电路模块2紧密地结合为一体,该灯罩3主要用来罩住该发光电路模块2,其中,该发光电路模块2至少包括一表面同时布满发光二极管芯片C的长片状电路板21。
然而,前述传统灯管的设计概念,是利用二种不同的固定结构来分别固定散热本体1、电路板21及灯罩3三大构件。
第1固定结构:其主要是结合散热本体1与发光电路模块2二大构件,其主要由设在散热本体1上的二相对应且互为相向的内槽道111来产生可以固定电路板21的嵌置空间11(如图1所示)使该电路板21可直接插入两内槽道111之间而产生固定效果;
第2固定结构:其主要是结合该散热本体1与灯罩3二大构件,该散热本体1两侧分别设有一开放式的外侧滑槽I2,该灯罩3两侧端部分别弯折一滑轨I3(如图1所示),在组装时,将该灯罩3两侧的滑轨I3滑入或嵌入所对应的滑槽I2,使该灯罩3固定在该散热本体1上。
然而,前述发光二极管灯管组成结构为目前最常见的设计概念,但是,固定结构过多不仅会导致组装流程繁复,同时还会产生许多问题。以第1固定结构来说,该发光电路模块2的电路板21主要是为了与该散热本体1的接触面紧密接触而产生高导热效果,一般会在该电路板21背面上涂布大量的导热膏后,再将该电路板21插入该散热本体1的嵌置空间11,但是,该散热本体1均为长管状,且要将长片状的电路板21插入二内槽道111之间,不仅费时、耗力,先前涂布在该电路板21上的导热膏容易在插入过程中遭到该内槽道111槽壁不均匀地刮除(图中未示)。除了会导致该电路板21与散热本体1间的组接面产生热传导不均的窘境外,灯管组装人员手部也会沾到刮下来的导热膏而影响灯管的组装效率及其品质。
以第2固定结构来说,该灯罩3本身由易弹性变形的耐热塑料材质所构成,安装灯管时,施工人员因手握该灯管的握持力不易控制而令该灯罩3意外地弹性变形,致使灯罩3滑轨I3脱离该本体1的滑槽I2(如图2所示),导致灯罩3与散热本体1容易分离。
为此,如何有效解决发光二极管灯管的电路板不易组装以及塑料灯罩易与该散热本体意外松脱并有效简化灯管的组装结构就成为了本发明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管,利用单一结构从而能够有效且快速地组装发光二极管灯管的三大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发光二极管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部,其具有至少一个开放式贴合面;
至少一个发光电路模块,置于该开放式贴合面上;以及,至少一个灯罩,该灯罩两侧分别延伸出一个组装部,该组装部前段具有插入散热部的固定端,该组装部后段具有用来压抵电路板的压抵端,当该固定端插入该散热部时,其同一侧的压抵端压抵电路板的边缘,使该电路模块、该散热部以及该灯罩三者可简易且紧密地结合为一体。
其中,该发光电路模块至少包括:印刷有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的电路板,且该电路板置于开放式的贴合面上。
其中,该组装部中段部位与该灯罩紧密贴合连接为一体,该组装部前段为固定端,该组装部后段为压抵端,当该固定端插入该散热部时,其同一侧的压抵端恰好可以压抵住该电路板边缘,使该电路模块、该散热部以及该灯罩三者能够简易且紧密地结合为一体。
其中,该散热部开放式贴合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供该固定端插入的嵌合槽,该嵌合槽槽口可分别面向该散热部外部的左、右两侧或是同时朝向该散热部下侧(即面向灯罩)。
其中,该嵌合槽与该固定端间设置有固接结构,使得固定端可顺利插入散热部且不必担心意外滑出,该固接结构包含:至少一个设在该嵌合槽槽壁上的倒槽部,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该固定端上的倒勾体,该倒勾体能够弹性变形而扣入该倒槽部中,使该灯罩与该散热部紧密结合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桥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桥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92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心滚子轴承
- 下一篇:转动定位装置和转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