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8836.4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7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奎 |
主分类号: | E21B10/46 | 分类号: | E21B10/46;E21B10/43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段雪茵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刚石 复合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钻井领域,具体是石油天然气钻井行业内使用的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
背景技术
由于世界能源日趋紧张,石油天然气钻井活动不断增加,所以对石油天然气钻井钻头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石油天然气钻井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以下简称PDC钻头)由于钻井速度高和使用寿命长,因此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PDC钻头核心部件是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切削齿(以下简称PDC复合片2),PDC复合片2作为PDC钻头的破岩切削元件其抗研磨性能和抗冲击性能直接影响PDC钻头实际钻井的综合性能。
如图1~图2所示,为现有PDC钻头用PDC复合片2的切削原理模型示意图。定义PDC复合片的切削面4为沿着PDC复合片2的位移方向和地层3接触的平面或曲面,标记CEN为PDC钻头中心线,坐标系Z轴和PDC钻头中心线重合并且指向PDC钻头的钻进方向,标记PR为坐标系YZ平面内的井底形状曲线,标记PN为PDC复合片2的切削后角定位面,标记V为PDC复合片的切削面4和PR井底形状曲线交点的切削方向,标记TR为单个PDC复合片2在一定的切入深度条件下切削地层3后的切削轨迹。当对钻头施加一定的向下(即Z轴方向)钻压时,钻头体将向下钻压传递给PDC复合片2,使PDC复合片2切入地层3。同时钻头的旋转运动驱动PDC复合片2产生位移运动,从而实现PDC复合片2切削地层3的目的。多个相同作用的PDC复合片2被布置在PDC钻头的不同刀翼1和不同位置上,形成所有PDC复合片2的切削轨迹TR覆盖整个井底截面形状,从而实现PDC钻头钻进地层3的目的。
如图3所示,为图1中PN平面剖视图,是现有PDC钻头用PDC复合片2的几何结构及挤压地层3的破岩机理示意图,标记V为切削齿的位移运动方向。现有石油钻井PDC钻头用PDC复合片2由硬质合金基体和聚晶金刚石复合相互组成一体, 整个PDC复合片2为圆柱形结构,并且聚晶金刚石端部平面作为PDC复合片的切削面4。当PDC复合片2切入地层3沿着V方向切削地层3时,PDC复合片2的聚晶金刚石端部平面对地层3产生挤压作用,使PDC复合片2下部的地层3受多向压应力作用,当地层3受到的压应力超过地层3的抗压强度时地层3被压碎裂,这就是现有石油钻井PDC钻头用PDC复合片2破岩机理。由于是挤压破岩机理,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多问题。
1. 因为地层3岩性的抗压强度比抗剪切强度高很多,因此挤压破岩的破岩效率低,影响PDC钻头的机械钻速。
2. PDC复合片2的位移运动推动碎裂的岩石被挤压出地层3时,岩石和PDC复合片2的聚晶金刚石端部平面发生强烈的摩擦产生巨大的热量使PDC复合片2聚晶金刚石的温度大幅增加,导致PDC复合片2的抗研磨能力大幅降低,降低PDC钻头的使用寿命。
3. 由于PDC复合片2和地层3接触3的切削面4为聚晶金刚石平面,当钻遇砾石地层3时PDC复合片2聚晶金刚石平面和地层3砾石发生激烈正碰撞,导致聚晶金刚石崩损或脱落,使PDC复合片2失去破岩能力,最终导致PDC钻头失效。这也是PDC钻头钻遇砾石地层3时被迫起钻,换用牙轮钻头钻穿砾石地层3再下PDC钻头实施下部无砾石地层3钻进的主要原因。
4. 当地层3的岩性具有一定的塑性时,PDC复合片2下部的地层3无法被压碎只能被压缩,导致PDC钻头不适应塑性地层3不能实现正常钻进。
5. 上述第3条和第4条导致现有PDC钻头适应地层3岩性能力差,PDC钻头设计制造厂家被迫不断设计制造新型号PDC钻头来适应未钻遇地层3的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削效率高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包括钻头体和设置在钻头体刀翼上的若干个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构成钻头的切削齿,所述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包括基体和聚晶金刚石层,所述聚晶金刚石层的端面对应钻头体刀翼的外周面设置、切削齿的切削面为聚晶金刚石层的侧面。
所述刀翼的刃口处设置有用于安装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凹槽,基体的端面和侧面对应该凹槽安装。
所述基体为圆柱体,聚晶金刚石层为锥度圆台体,两者的中心线重合,聚晶金刚石层的小端与基体端面重合连接,聚晶金刚石层的侧面为锥面。
所述切削齿的切削后角小于或等于聚晶金刚石层锥度的1/2。
所述切削齿的切削后角为5至45度。
所述聚晶金刚石层的锥度为10至90度。
所述硬质合金基体圆柱形结构的直径为8至3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奎,未经王建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88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