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厂房相邻墙后墙体模板加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8015.0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7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丁健;张磊磊;魏庆平;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17/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厂房 相邻 墙体 模板 加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墙体模板加固的方法,尤其涉及核岛厂房内一种相邻墙后墙体模板加固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核岛厂房往往按照设计功能划分成若干厂房区域,各个厂房区域相互之间不允许直接进行结构连接,需要设置沉降缝或伸缩缝。建筑施工时,当先建的相邻墙体施工完毕,需要建造紧邻的后续墙体时,必然遇到相邻墙后墙体模板的支设问题。由于此处的模板难以建立可靠的受力支撑点,因此容易发生墙体浇筑时的模板涨模现象,使施工进度和质量无法得到切实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相邻墙后墙体模板的支设难题,提出一种可以确保模板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厂房相邻墙后墙体模板加固方法。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厂房相邻墙后墙体模板加固方法采用如下步骤加固具有上、中、下主龙骨的墙体模板:
第一步、构建钢筋构架——在先建的相邻墙体施工完毕并安装嵌缝材料后,绑扎后续墙体内部钢筋构架,所述内部钢筋构架由分别位于后续墙体内两侧的两组竖向结构钢筋、分别与两组竖向结构钢筋外侧相交的两组上、下排列的水平结构钢筋,以及分别钩拉两组竖向结构钢筋外侧对应水平结构钢筋的构造拉结钢筋构成;
第二步、安装模板拉接件——制作一端为拉接环、另一端为拉杆的拉接件,将拉接环间隔分布,分别套到远离墙体模板的竖向结构钢筋底部和中部,拉杆穿出墙体模板后,分别与下、中主龙骨固定连接;制作由拉杆构成的上拉接件,其一端固定到预埋在先建相邻墙体上间隔分布的拉杆锥体上,另一端穿出墙体模板,与上主龙骨固定连接;
为了尽可能使底部的拉接点位于最低位置,底部拉接件的拉杆朝上弯折倾斜,再穿出墙体模板;
为了防止钢筋构架的变形,制作由可以卡在竖向结构钢筋两侧的定位钢筋以及可以支撑在后续墙体内两侧相对竖向结构钢筋之间的钢板焊接而成的加固支撑,并将加固支撑固定在竖向结构钢筋中部的拉接件处;
第三步、模板外部支撑——在墙体模板外侧采用两组具有可调支撑头的支撑杆分别顶撑下、中主龙骨,两组支撑杆的中部和下端分别与下端钎插在地表筏基上的两组垂向立杆固连。
这样,墙体模板构成了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整体受力结构,浇筑混凝土时,可以有效避免涨模现象,确保后续墙体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相邻墙后墙体模板加固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底部拉接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拉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A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号的具体含义参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8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