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药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6987.6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9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霞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P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周围 面瘫 药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药剂。
背景技术
周围性面瘫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系常见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略多。通常急性起病,于数小时或1~2天内达高峰。病初可有下颌角或耳后疼痛。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耳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歪向健侧,因口轮匝肌瘫痪而鼓气或吹口哨时漏气,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病变在鼓索参与面神经处以上时,可有同侧味觉丧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药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药剂,它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牛蒡子3-10份、天麻10-20份、黄芪10-30份、马钱子10-30份、赤芍5-15份、天南星5-10份、甘草5-15份、女贞子10-20份、牛膝10-20份和紫金皮10-20份。
优选地,它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牛蒡子5份、天麻15份、黄芪20份、马钱子20份、赤芍10份、天南星5份、甘草10份、女贞子15份、牛膝15份和紫金皮15份。
优选地,所述药剂为片剂、分散片、速溶片、散剂或颗粒剂。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药剂具有作用迅速、治疗效果明显、耐受性好、成本低廉、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1本发明散剂的制备
取牛蒡子50克、天麻150克、黄芪200克、马钱子200克、赤芍100克、天南星50克、甘草100克、女贞子150克、牛膝150克和紫金皮150克,粉碎,过100目筛,然后加入蔗糖350克,混匀,装入100袋中即得。
实验例
诊断标准
参照《神经病学》(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0.)制定:(1)起病急骤,病前多有受凉、吹风或咽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期症状;(2)一侧面部肌肉麻木瘫痪口眼歪斜,眼裂增大,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额纹及鼻唇沟变浅或消失,整额、皱眉、示齿、鼓颊障碍、漱口漏水、进餐时食物残留齿颊之间;(3)部分患侧可出现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少数可出现耳部疱疹。排除脑血管意外、中耳炎、肿瘤、脑膜炎、手术损伤、格林巴利等引起面瘫的疾病。
选取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25~45岁,平均32岁。
使用实施例1中制得的散剂来进行治疗,其中一天3次,每次一袋,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疗效标准(朱文锋.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66.)制定。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口眼端正,鼻唇沟对称,皱眉、闭目、露齿鼓腮、撅嘴等恢复正常;好转:症状体征改善,但遗留不同程度的面肌功能障碍,如外观面部有轻微不对称,眼睑闭合欠佳,大笑时口角稍歪斜等;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发现所有患者均符合痊愈的标准,并且在整个治疗期间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霞,未经张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69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焦虑症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洗发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