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及其组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6529.2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4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儒;陈建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升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H05B37/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郭鸿禧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光束 照明 装置 及其 组装 方法 | ||
1.一种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包含:
基板;
多个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中的每个发光单元发出光源,所述多个发光单元被分为多个群组;
光学元件,设置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单元的所述光源的行进路径上;以及
驱动单元,选择性驱动所述多个群组中的第一群组或第二群组的多个发光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群组及所述第二群组的所述发光单元所发出的所述光源通过所述光学元件所形成的光束,具有相异的光形或投射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以多个环状图形排列于所述基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多个环状图形的最内圈的多个发光单元组成所述第一群组,且所述第一群组的多个发光单元的光束的投射角度小于预设角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多个环状图形的最外圈的多个发光单元组成所述第二群组,且所述第二群组的多个发光单元的光束的投射角度大于预设角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以矩形图形排列于所述基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群组或所述第二群组的所述发光单元所发出的所述光源通过所述光学元件所形成的光束,具有相异的光强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的投射光学面包含球面光学面、非球面光学面、菲涅尔光学面或微结构光学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包含透镜、反射镜或折光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包含抛物面反射镜、椭球面反射镜或双曲面反射镜。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光板包含齿状折光板、梯型折光板、柱状折光板或球状折光板。
11.一种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的组装方法,适用于组装如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所述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的组装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基板;
设置多个发光单元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中的每个发光单元发出光源,所述多个发光单元被分为多个群组;
设置光学元件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单元的所述光源的行进路径上;以及
通过驱动单元选择性驱动所述多个群组中的第一群组或第二群组的多个发光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群组或所述第二群组的所述发光单元所发出的所述光源通过所述光学元件所形成的光束,具有相异的光形或投射角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以多个环状图形排列于所述基板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多个环状图形的最内圈的多个发光单元组成所述第一群组,且所述第一群组的多个发光单元的光束的投射角度小于预设角度。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多个环状图形的最外圈的多个发光单元组成所述第二群组,且所述第二群组的多个发光单元的光束的投射角度大于预设角度。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以矩形图形排列于所述基板上。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群组或所述第二群组的所述发光单元所发出的所述光源通过所述光学元件所形成的光束,具有相异的光强度。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的投射光学面包含球面光学面、非球面光学面、菲涅尔光学面或微结构光学面。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变光束的照明装置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包含透镜、反射镜或折光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升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升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65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晶金刚石切割元件及使用它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仓库自动门感应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