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6-二卤苯甲腈-4,4'二卤二苯酮-酚酞三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1242.0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0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光远;王红华;苏小龙;王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G65/40 | 分类号: | C08G6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逯长明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卤苯甲腈 二卤二苯酮 酚酞 三元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2,6-二卤苯甲腈-4,4′-二卤二苯酮-酚酞三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芳醚酮(PEAK)是一类亚苯基环通过醚键和羰基连接而成的聚合物,目前主要有聚醚醚酮、聚醚酮、聚醚酮酮、聚醚醚酮酮和聚醚酮醚酮酮等品种。聚芳醚酮是一类热塑性高性能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化学稳定性、耐疲劳、耐辐射、阻燃性和尺寸稳定性等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电气、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等领域。为了改善上述传统聚芳醚酮的溶解加工性能等,申请号为85108751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酚酞聚芳醚酮,该产品可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吡咯烷酮(NMP)及卤代烷烃类有机溶剂,溶解加工性能大大改善,可作为膜、片、板、管和纤维等结构材料而应用。
聚芳醚腈也是一类热塑性高性能工程塑料,它最早于1986年被日本出光兴产公司商业化,开发得到商品名为ID300的聚芳醚腈产品PAN。聚芳醚腈的分子结构中包含强极性的氰基(-CN)侧基,这一方面增加了分子链间的偶极-偶极作用,不但利于获得较好的耐热性能和机械强度,而且利于增强树脂基体的附着力;另一方面,氰基可作为一个潜在的交联点,利于形成具有更高的耐热性能的分子网络结构,因此,聚芳醚腈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在电子电器制造、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Matsuo S等于1993年制备得到了一种酚酞聚芳醚腈,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Part A;Polymer Chemistry 1993,31,3439)。
本发明人考虑,可将氰基引入酚酞聚芳醚酮的分子结构中,进一步提高酚酞聚芳醚酮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等,获得耐热性能等更好的材料,扩大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2,6-二卤苯甲腈-4,4′-二卤二苯酮-酚酞三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2,6-二卤苯甲腈-4,4′-二卤二苯酮-酚酞三元共聚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6-二卤苯甲腈-4,4′-二卤二苯酮-酚酞三元共聚物,具有式(I)所示的第一重复单元和式(II)所示的第二重复单元:
所述第一重复单元与所述第二重复单元的摩尔比为0.1∶9.9~9.9∶0.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2,6-二卤苯甲腈-4,4′-二卤二苯酮-酚酞三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碱性化合物和带水剂的存在下,将2,6-二卤苯甲腈、4,4′-二卤二苯酮和酚酞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2,6-二卤苯甲腈-4,4′-二卤二苯酮-酚酞三元共聚物。
优选的,所述2,6-二卤苯甲腈为2,6-二氟苯甲腈或2,6-二氯苯甲腈,所述4,4′-二卤二苯酮为4,4′-二氟二苯酮或4,4′-二氯二苯酮。
优选的,所述2,6-二卤苯甲腈与所述4,4′-二卤二苯酮的摩尔比为(0.05~0.95)∶(0.95~0.05),所述酚酞的物质的量与所述2,6-二卤苯甲腈和所述4,4′-二卤二苯酮的总物质的量的比值为(1~3)∶1。
优选的,所述碱性化合物为无水碳酸钾、无水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
优选的,所述碱性化合物与所述酚酞的摩尔比为(1~3)∶1。
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为环丁砜、二苯砜或N-甲基吡咯酮,所述带水剂为二甲苯或甲苯。
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与所述带水剂的体积比为1∶(1~3)。
优选的,所述制备方法具体为:
在碱性化合物和带水剂的存在下,将2,6-二卤苯甲腈、4,4′-二卤二苯酮和酚酞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第一步反应,得到中间产物;
将所述中间产物进行第二步反应,得到2,6-二卤苯甲腈-4,4′-二卤二苯酮-酚酞三元共聚物。
优选的,所述第一步反应的温度为120℃~180℃,所述第一步反应的时间为2h~7h;
所述第二步反应的温度为180℃~240℃,所述第二步反应的时间为3h~1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12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咯血的中药
- 下一篇:复合材料下料的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