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肟菌酯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70334.7 申请日: 2012-03-16
公开(公告)号: CN102613184A 公开(公告)日: 2012-08-01
发明(设计)人: 曹希敏;孟宪秋;王龙江;刘华金;袁彩斌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37/50 分类号: A01N37/50;A01N25/28;A01P3/00
代理公司: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代理人: 张汉青
地址: 51600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肟菌酯 微胶囊 悬浮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肟菌酯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防治是人类防治农林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化学农药对保证农业的增产增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农药的使用,在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同时,也带来了残留、污染等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仅是由于化学农药本身,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药剂型加工和施用方法不合理所造成的。据报道,常规型农药的利用率只有20%~30%,而通过各种途径的损失率高达50%~60%,这不仅在经济上是一种浪费,而且造成了大范围的环境污染。因此,开发出安全、高效环保、延长持效期、减轻药害、降低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增加农药的应用范围的新剂型制剂已成为未来农药剂型的发展方向之一。农药微胶囊悬浮剂是利用微胶囊化技术将含有原药的囊芯包封在特殊囊壁材料中形成的微小粒子的悬浮剂,农药微囊悬浮剂的胶囊直径一般为1~20μm。农药微囊悬浮剂与传统剂型相比有如下优点:延长了农药的持效期、提高了活性成分的稳定性、活性物质被包裹在囊壁中提高了安全性、有效降低原药成分对人体的感官刺激、减少对作物的药害、有利于农药的复配、对环境更加友好。

肟菌酯,化学名称:(2Z)-2-甲氧基亚氛基-2- [2-[ [1- [3-(三氟甲基)苯基]亚乙基氨基]氧甲基]苯基]乙酸甲醋,英文通用名Trifloxystrobin,分子式:C20H19F3N2O4,分子量:408.3,CAS号:141517-21-7,白色固体,熔点72.9℃,沸点:312℃,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肟菌酯是利用天然产物,Strobilurin作为先导化合物成功开发的一类新的含氟甲氧基丙烯酸醋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等特性。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酞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与目前已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对几乎所有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除对白粉病、叶斑病有特效外,对立枯病、苹果黑腥病均有良好的活性,对作物安全。因其在土壤、水中可快速降解,故对环境安全。

肟菌酯现有的剂型有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干悬浮剂、微乳剂等,但未见微胶囊悬浮剂的报道。现有的剂型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如乳油制剂中存在大量有机溶剂,对环境是一种潜在的压力;可湿性粉剂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污染,加工过程耗能,药剂粒径较大,影响药剂的吸收传导;水分散粒剂、干悬浮剂生产过程容易产生粉尘污染、耗能、生产效率低; 悬浮剂生产过程耗能,效率较低,药剂粒径大,不利于药剂的吸收与传导,自然重力作用下,药液容易沉淀结底。肟菌酯微胶囊剂仍需使用一定量的芳烃类有机溶剂,并且没有添加合适的增效助剂,其防治效果较差,药效持续时候短,肟菌酯施用浓度大、防治成本高。

微胶囊悬浮剂(microcapsule suspensions)又名水胶囊悬浮剂,是我国“十五”期间农药产业政策中明确规定发展的农药新剂型之一。该剂型是活性成分(囊芯)被囊壁包裹形成微胶囊均匀分散并稳定地悬浮在水中的均相悬浮液,胶囊粒径一般在1-20um之间,囊芯在囊壁的控制下缓慢释放,以满足防治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天然或者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形成核壳结构微小容器,将肟菌酯包覆其中,并悬浮在水中,从而提供一种具有缓释作用、残效期长、稳定性高、毒性低、防效高,以水为分散介质,减少有机溶剂使用量的肟菌酯微胶囊悬浮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肟菌酯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肟菌酯微胶囊悬浮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肟菌酯 1%~10%、囊芯溶剂3%~20%,囊壁材料5%~30%,乳化剂2%~10%,分散剂1%~5%,防冻剂0.1%~5%,pH调节剂0.1%~10%,余量为去离子水。

所述的囊芯溶剂是二甲基甲酞胺、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己烷、正辛醇、正戊醇、丙酮、环己酮、二甲苯、乙酸乙酯、N-甲基吡咯烷酮、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乙腈、二氯甲烷、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囊壁材料是脲醛树脂预聚体水溶液,是由尿素和甲醛以重量比1:1.5~1:2.5混合,通过缩聚反应得到。

所述的乳化剂是农乳33#、农乳34#、农乳500#、农乳600#、农乳700#、NP-10、PNP-10、EL-40、农乳1601#、农乳2000#、PF-690、BY-130、吐温-120中的一种或几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0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