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铸助开塞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8449.2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8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海平 |
主分类号: | B22D41/48 | 分类号: | B22D41/48 |
代理公司: | 西宁金语专利代理事务所 63101 | 代理人: | 哈庆华 |
地址: | 810005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铸助开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续铸钢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连铸助开塞。
背景技术
目前连铸中间包非塞棒控流浇铸采用的引流方法主要有引流砂、开浇塞、开浇管等几种方式。引流砂过早加入中间包座砖水口内将形成烧结层导致不能够自动引流,只能够在中间包车由预热位向浇铸位开进过程中从中间包顶部加入;开浇时引流砂将吸收进入水口内钢水的大量热量,为确保开流成功,钢水上台温度要高出正常连浇包次30~50℃;高温钢水不但增加了各种消耗,而且严重影响到连铸坯的质量。利用开浇塞和开浇管两种方式都是靠钢水的浮力实现中间包内钢水液面达到一定高度后浮起开浇塞和开浇管进行开流,这种方式能防止卷渣,但是其自身将污染钢液并同引流砂一样也要吸收钢水热量,钢水上台温度同样要高出正常连浇包次30~50℃,同样要增加热消耗,不符合节能减排、提高质量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利用钢水溶解发热合金材质助开塞产生的热量、合金溶入钢水降低熔点和钢水熔开助开塞实芯层后形成的快速开浇钢流确保正常钢水温度下开流成功的连铸助开塞。
本发明一种连铸助开塞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连铸助开塞为倒锥体,底部中心向上开有开流孔,助开塞底部与座砖上水口上平面接触,助开塞圆锥斜面与座砖内斜面和中间包工作层内斜面接触,助开塞上平面低于中间包工作层上平面。
本发明一种连铸助开塞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助开塞的外形与中间包座砖水口相匹配,装入后略低于中间包工作层上表面,助开塞上部40mm左右厚度部分为实芯结构,下部部分为中心有?20mm内孔的空芯结构;助开塞的材质为熔点1200℃左右的硅钙、硅钡钙等发热性、不形成易堵塞水口的氧化物的合金。
助开塞使用方便,将其放入座砖水口,随后进行中间包工作层施工。助开塞上部40mm左右厚度实芯部分用来阻挡钢水,保证中间包内钢水达到一定高度后将助开塞上部40mm左右厚度的硅钙或硅钡钙实芯结构熔化,钢水通过下部部分的开流孔自动开流。同样实现防止卷渣并熔开时形成比开浇塞和开浇管方式流速更快的开浇钢流。
钢水溶解发热合金材质助开塞产生的热量、合金溶入钢水降低熔点和钢水熔开助开塞实芯层后形成的快速开浇钢流确保正常钢水温度下开流成功。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一种连铸助开塞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连铸助开塞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连铸助开塞结构示意图。
其中:1、助开塞;2、开流孔;3、中间包工作层;4、座砖;5、上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连铸助开塞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连铸助开塞1为倒锥体,底部中心向上开有开流孔2,助开塞1底部与座砖上水口5上平面接触,助开塞1圆锥斜面与座砖4内斜面和中间包工作层3内斜面接触,助开塞1上平面低于中间包工作层3上平面。
所述的开流孔2的深度为从助开塞1下平面向上至助开塞1三分之二高度处,开流孔2直径与座砖上水口5直径相同。
所述的助开塞1的材质为硅钙、硅钡钙或其它性能相近的合金。
实施例1。
助开塞1的外形与中间包座砖4的上水口5相匹配,装入后略低于中间包工作层3上表面,助开塞1上部40mm左右厚度部分为实芯结构,下部部分为中心有?20mm内孔的空芯结构即开流孔2;助开塞1的材质为熔点1200℃左右的硅钙、硅钡钙等发热性、不形成易堵塞水口的氧化物的合金。
助开塞1使用方便,将其放入座砖水口,随后进行中间包工作层施工。而引流砂要在高温环境下加入,开浇塞和开浇管要在中间包工作层施工结束后再进行安装。
助开塞上部40mm左右厚度实芯部分用来阻挡钢水,保证中间包内钢水达到一定高度后再自动开流。同样实现防止卷渣并熔开时形成比开浇塞和开浇管方式流速更快的开浇钢流。
钢水溶解发热合金材质助开塞产生的热量、合金溶入钢水降低熔点和钢水熔开助开塞实芯层后形成的快速开浇钢流确保正常钢水温度下开流成功,钢水上台温度无需再高出正常连浇包次3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海平,未经刘海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4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