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多小区协作系统的基于信道统计信息的预编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6074.6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0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许威;孟向阳;赵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B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小区 协作 系统 基于 信道 统计 信息 预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多小区协作系统的预编码算法。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计划(LTE)中,多输入输出(MIMO)技术利用了多根接收,发送天线,通过在发送端做预编码为系统提供分集和复用增益。但在多小区环境中,由于存在小区之间的干扰和调度用户之间的干扰,系统的容量增益会大大降低,尤其是处于小区边缘的用户,其性能损失严重。针对这个问题,3GPP提出了多小区联合传输(CoMP)的方案,即通过多个基站协作向用户发送数据,来有效控制小区之间的干扰,提升系统的性能。CoMP系统的下行传输主要考虑两种协作方式即联合传输(JP)和协作调度/波束成型(CS/CB)。在联合传输(JP)模式下,同一用户的数据由参与协作的多个基站共享并联合发送,其等效为单基站多用户系统;在联合波束成型(CB)模式中,每一个基站对应服务于一个用户,基站之间数据不共享。以上两种模式共同点在于,发送端需要根据接收端反馈的信道信息,采用恰当的预编码方案来降低用户之间的干扰,提升系统性能。
目前,针对于多用户系统的线性预编码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最大化信漏噪比(SLNR)思想的预编码方案,一种是块对角化(BD)预编码方案。最大化SLNR预编码方案将噪声和目标用户的泄漏功率考虑在内,其目的在于使得目标用户的有用功率与其接收到的噪声和干扰功率的比值达到最大。由于SLNR直接关系到误块率性能和系统的吞吐量,因此最大化SLNR的预编码常常是获得理想性能的有效方案。而BD预编码方案的主要思想是降低目标用户对其他用户造成的干扰,不考虑接收端实际的信干噪比,是一种“利他”方案。其效果受到信道特性,天线数和用户数的影响。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应用于多小区协作系统的基于信道统计信息的预编码方法,主要为了解决现有预编码方案在实际多小区协作系统中应用时,需要大量反馈信息的问题,给出了一种接近理想性能,易于实现,对反馈信息准确度要求低,鲁棒性强的预编码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多小区协作系统中信道信息反馈的复杂度。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应用于多小区协作系统的基于信道统计信息的预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参与协作的多小区基站获得系统各个用户的信道二阶统计信息;
2)基站之间相互协作,利用获得的信道二阶统计信息,根据下面的公式:
计算出系统中用户k的预编码向量w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6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攻击工具装配件
- 下一篇:一种BIOS级别的安全认证装置和安全认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