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动急救的应急手术监护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5897.7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9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伟;潘成胜;张翔;杜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3/00 | 分类号: | A61G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曹若材 |
地址: | 11600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动 急救 应急 手术 监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特别涉及适用于无固定建筑物的一种流动急救的应急手术监护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遭受地震、海啸、飓风、火山喷发、严重水灾等破坏性自然灾害和严重军事争端的局部战争和不可测意外事故发生时,均会在第一时间内出现大量的创伤人员;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创伤伤员第一死亡高峰是在伤后一小时之内,其伤亡数量约占创伤伤员的50%,而第二死亡高峰是在2~4小时,其伤亡数量约30%,所以对于在灾后及时的现场急救,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治重要性。但目前,在上述灾情发生时,仍然采用惯用的、传统的急救方式-即靠救护车把创伤人员拉回本单位或是邻近的医院,尤其是遇上遥远的山区和又只具有有限医疗能力的邻近医院来进行现场抢救,不仅担误了挽救创伤人员生命的宝贵时间,而且对受伤重的创伤人员还得遭受长途的颠簸、震荡,反而导致病痛加重;这样一来,就给抢救工作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此外,在灾情发生后,灾区的电、水源等动力均受到了破坏,也就不可能把当今国内外的高超医疗技术和高新医疗设备应用于现场抢救中,来及时抢救创伤人员的生命和提高现场救治效果。经专利检索其“专利号为200910039602.7的一种新型移动医院系统”;它是由现场急救组、门诊组、外科救治组、、现场监护组、分类检验组和医技保障组构成,每个移动式医疗单元分别由一辆或二辆以上具有医疗功能的汽车组成。实际上它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医院。因此,它存在下述缺点和不足之处:
1、不仅机构膨大,医疗设备多,当达到救灾现场时,移动手术室需现场组装,既搬运、安装各种医疗设备仪器和调试既时间极长;又费人力,且有些医疗设备还不能牢固地固定,而影响医生准确的诊断。因此难以实现“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治观念。
2、在运送高精密度的医疗设备和仪器时,尤其去遥远的山区,其医疗 设备和仪器会遭受长时间的颠簸和震荡,由于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就会导致医疗设备和仪器的损坏,甚至使一些医疗设备和贵重仪器不能使用,而影响及时抢救创伤人员的生命和提高现场急救救治效果。
3、占地面积大,投资费用高和不便于管理;且在现场抢救时的机动灵活性和应急性均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流动急救的应急手术监护车,该应急手术监护车是将手术室和ICU集成在一辆车上,既对所有高精密度的医疗设备和仪器均设有防震保护,又使高精密度的医疗设备和仪器处于临战备用状态,既便于较重医疗设备通过车轮移动搬运定点分布,又可对定点后的医疗设备,通过脚踏式刹车器实现瞬间的牢固固定,既具有自供的发电、空压、油压、水、空调系统、医用除菌过滤气体系统等动力区,又具备远程医疗通讯功能;待该车移动到突发地点后,仅通过很短时间的术前准备,就能在车内展开手术,完成手术后,可立即进入ICU病房进行监护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58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