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系统和物品信息获取及监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2095.0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1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欧书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互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4/70;H04W4/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宋松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闸北***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系统 物品 信息 获取 监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系统和物品信息获取及监控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感知引导层设备、子网网关、服务层设备和视图层设备;所述感知引导层设备用于根据指令对物联网监控物品控制并获取数据信息后上传到子网网关;所述子网网关用于处理指令并通过网络和所述服务层设备交互所述数据信息;所述服务层设备用于根据物联网应用的业务类型按预定配置处理指令和数据信息,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传送给所述视图层设备;所述视图层设备用于向所述服务层设备请求数据以及接收服务层数据进行显示。利用该系统和方法可以扩展出网络物联网和其他各行业物联网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尤其涉及物联网系统和物品信息获取及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1999年,MIT Auto-ID中心最早提出一个结合物品编码、RFID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hternet of things”(简称物联网),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结合传感网和RFID重新阐述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因此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还将包括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等。
2009年1月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IBM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在IBM的促成下,物联网被列为振兴美国经济的两大重点产业之一。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中科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所时,提出“感知中国”,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将锁定物联网十大重点应用领域: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预计到“十二五”期末,我国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五千多亿。
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的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通过各种无线/有线的长距离/短距离通信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物联网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感知延伸层技术、网络层技术、应用层技术和共性支撑技术体系框架。要构建一个无处不在的物联网应用必须考虑到这几个部分。目前,各个独立的经济体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都纷纷试图利用本国的技术标准构建物联网系统。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有美国的EPC标准、日本的UID标准、ISO标准等。每个标准都有自己的偏重,EPC主要偏重于整个物联网系统的构建,UID偏重于对各种泛在对象的包容及简单的单系统实现,ISO偏重于空中接口、硬件及芯片层面。
在各项物联网标准中,就系统级而言,EPC无疑是最完善的。EPC的目标是构建了一个实时、准确、可交互的物联网系统,是很多后来者的榜样。EPC是美国为代表的物联网标准,其针对物流行业的应用特征决定了其系统架构的庞大和科学。EPC系统包括电子标签、编码、ONS、EPCIS等。电子标签可以附着在物体上非接触式识别、编码就是在标签内存储的EPC编码是物品的唯一身份、ONS可以定位某个具体EPC标签所对应的物的信息服务器——EPCIS的IP。继而通过企业应用程序找到某个物的所有EPCIS并从中提取需要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互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互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20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