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用电器的温度能耗智能监测及智能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0758.5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2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缪林;金彦亮;李国玉;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泰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741;H04L12/28;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电器 温度 能耗 智能 监测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特别是推出了一种家用电器的温度能耗智能监测及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家用电器无精确的管理模式,只能根据用户需求启动或者停止,例如:一家庭同时使用冰箱、彩电、空调、电视机和洗衣机等家电,家庭用电量达,功耗也大,可能导致家用电线超负荷运转,容易造成用电故障,甚至是烧坏电线和家用电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危害人身安全。另外,在炎热的夏天,供电量不足,同时家庭的家用电器用电量大,使得小区中家庭用户的用电过度,小区电线超负荷运作,可能导致整个小区电线瘫痪,最终无法供电。这种情况下,用户对家用电器智能管理提出了需求,他们希望通过智能化的管理来控制家用电器的启动或者停止,达到对家用电器的最优控制,使得功耗降低,减少经济的浪费,同时避免用电对人身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家用电器的温度能耗智能监测及智能控制系统。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家用电器的温度能耗智能监测及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无线传感器节点、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模块、移动通信网络、远程控制中心和驱动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传感器节点负责采集家用电器的温度能耗信息并转发给所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模块,所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模块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双向链路,设置有自动寻找路由、自动链路检测以及自动恢复,所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模负责网络内所有节点的自组织与自维护,并负责链路自检测、邻居表和路由表自维护,所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模块将接收到的能耗信息通过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转发给所述的远程控制中心,所述的远程控制中心将采集到的能耗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搭建能耗监测系统,能耗监测系统是所述的远程控制中心的核心,负责规约解析和通信管理的前置机、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同时,所述的远程控制中心负责做出相应的决策,通过所述的驱动电路模块控制家用电器。
其中,所述的无线传感器节点是温度传感器。
其中,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负责所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模块与所述的远程控制中心之间信息交互。
其中,所述的远程控制中心由中心处理工作站以及软件构成,所述的远程控制中心汇集所有用户的能耗信息,并通过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其中,所述的远程控制中心通过WEB进行远程控制、做出控制决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施例中的一种家用电器的温度能耗智能监测及智能控制系统的网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家用电器的温度能耗智能监测及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无线传感器节点1、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模块2、移动通信网络3、远程控制中心4和驱动电路模块5。所述的无线传感器节点1负责采集家用电器的温度能耗信息并转发给所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模块2,所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模块2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双向链路,设置有自动寻找路由、自动链路检测以及自动恢复,所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模2负责网络内所有节点的自组织与自维护,并负责链路自检测、邻居表和路由表自维护,所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模块2将接收到的能耗信息通过所述的移动通信网络3转发给所述的远程控制中心4,所述的远程控制中心4将采集到的能耗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搭建能耗监测系统,能耗监测系统是所述的远程控制中心4的核心,负责规约解析和通信管理的前置机、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同时,所述的远程控制中心4负责做出相应的决策,通过所述的驱动电路模块5控制家用电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家用电器的温度能耗智能监测及智能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方案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方案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法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泰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泰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7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