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墙反射隔热涂料专用涂装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0280.6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杨生凤;缪德忠;罗文龙;杨雨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补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2 | 分类号: | E04F13/02;E04F13/04;C09D5/34;C09D133/00;C09D133/04;C09D101/02;C09D5/14;C09D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普陀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墙 反射 隔热 涂料 专用 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装系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外墙反射隔热涂料专用的涂装系统。
背景技术
外墙反射隔热涂料是对400nm--2500nm范围的太阳红外线和紫外线进行高反射、辐射,从而达到降低墙体的温度的功效。目前,墙体热工计算的主要为热阻和热惰性指标,由于外墙反射隔热涂料的等效热阻只有0.20m2.K/W,单一使用时无法满足建筑热工计算所需热阻值。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完备的外墙反射隔热涂料涂装方案,且在推广过程中用户普遍担心保温效果不足、容易开裂渗水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外墙反射隔热涂料在市场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墙反射隔热涂料专用的涂装系统,以克服现有外墙反射隔热涂料存在的保温效果不足、容易开裂渗水等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调整基层的配套,应用材料变形模量接近、柔性渐变等原理设计,使得本发明的外墙反射隔热涂料涂装系统保温效果增强、抗裂效果明显。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外墙反射隔热涂料专用涂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涂装系统从基层墙体表面依次设有:保温找平腻子层、抗裂层、封闭底漆和反射隔热涂料面漆层,所述抗裂层由两层保温腻子和夹在其中间的玻纤网格布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保温找平腻子,由重量百分比如下的组分组成:
普通硅酸盐水泥 30-40%,
粉煤灰 10-20%,
可分散乳胶粉 1-5%,
玻化微珠 30-40%,
石英砂 4-8%,
羟丙基纤维素 0.1-0.4%,
木质纤维 0.5-1.5%,
早强剂 0.5-1.0%,
减水剂 0.3-0.5%。
该保温找平腻子容重为400-500kg/m3,导热系数为0.08-0.10W/(m.K),与基层拉伸粘结强度大于(标准状态)≥0.20MPa,压折比小于3.0。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保温找平腻子层的厚度为5-30mm。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抗裂层的厚度为1.5-2.5mm。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保温腻子由重量百分比如下的组分组成:
丙烯酸乳液 8-11%,
纤维素醚 0.15-0.25%,
聚丙烯纤维 0.1-0.5%,
分散剂 0.1-0.2%,
防霉剂 0.1-0.2%,
普通硅酸盐水泥 15-30%,
玻化微珠 10-14%,
石英砂 10-20%,
粉煤灰 10-30%,
减水剂 0.5-1%,
水 10-15%。
该保温腻子的导热系数0.12-0.15W/(m.K),与保温找平腻子层的拉伸粘结强度≥0.30MPa,与封闭底漆的拉伸粘结强度≥0.60MPa;其动态抗开裂性满足≥0.08mm,<0.3mm的柔性腻子要求。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玻纤网格布的网孔规格为4×4mm,重量为80-100g/m2,经纬向耐碱断裂强力值为50mm均大于750N。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闭底漆由阳离子型丙烯酸乳液、水、纤维素和防腐剂组成,其厚度为30-40μm。
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隔热涂料面漆主要成分为硅丙乳液、钛白粉、纳米级重钙、分散剂、成膜助剂和纳米级玻化微珠,其厚度为50-100μm。
该反射热涂料面漆具有太阳反射比大于0.80,半球发射率大于0.80。
本发明的外墙反射隔热涂料专用涂装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理基层墙体表面的浮灰和杂物,将保温找平腻子和水按质量配比为1∶0.45-0.6的比例混合均匀,并静置5-15分钟后,将其批刮于基层墙体表面,每遍厚度不超过20mm。
(2)待墙体表面的保温找平腻子层干燥6-8d后,抹第1道保温腻子层,其厚度为1.0-1.5mm,并压入玻纤网格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补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补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2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