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双向旋转内压式泵用干气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7985.2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慧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华阳光大密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16J15/34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036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双向 旋转 内压式泵用干气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双向旋转内压式泵用干气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可双向旋转的螺旋槽端面密封,如中国专利98218316.X“可双向旋转的双列双叶螺旋槽端面密封” 、01102213.2 “可双向旋转的螺旋槽端面密封装置”、美国专利5090712等。它们都是在相互贴合的旋转环(简称动环)密封端面和静止环(简称静环)密封端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动压槽,动压槽的几何形状是上述发明的核心技术。当旋转机械的旋转轴带动固定在其上的动环旋转时,由于动压槽的流体动压效应,将进入该槽的密封气体进行压缩,使其压力升高,该压力作用在相互贴合的动、静环密封端面上,将这两个面推开,使之脱离接触,并在两个面之间形成连续、稳定的一层薄薄的气膜,该气膜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刚度。由于动、静环密封面间的气膜有一定厚度,有少量的密封气体沿此气膜从密封的高压侧泄漏到低压侧,可以起到润滑和冷却的作用,又能抑制密封气体的大量泄漏,达到密封的目的。但现有的密封装置只适用于密封面外侧压力高于密封面内侧压力(即外压式)的情况,而没有适用于密封面内侧压力高于密封面外侧压力(即内压式)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双向旋转内压式泵用干气密封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双向旋转内压式泵用干气密封装置,包括旋转轴、机壳、密封腔体、静环、动环和弹性元件,所述的旋转轴穿过密封腔体的孔,动环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旋转轴上,静环与动环的密封端面贴合,弹性元件位于密封腔体与推环之间,推环与静环的背面贴合,推环与静环之间安装有密封圈,密封腔体上固定安装有圆柱销,密封腔体置于机壳内,所述的静环或动环的密封端面上设有槽组,槽组分布在圆周方向,每个槽组包括供气槽和动压槽,动压槽分布在供气槽的左右两侧。
所述动压槽的圆弧为内凹或者为外凸。
所述的左侧和右侧动压槽的角度相等,角度为10-60°。
所述的供气槽宽度为3-8mm。
所述供气槽的两个侧壁重合通过密封端面圆心的二条射线或两条平行的径向线段。
所述供气槽深度从内径向外径方向槽深逐渐变浅,供气槽深度为4-25μm。
所述槽组在圆周方向所占角度与两个槽组之间未开槽部分在圆周方向所占角度比值为1-4。
所述左侧和右侧动压槽深度沿圆周方向从供气槽分别向左侧和右侧动压槽方向,槽深度逐渐变浅,动压槽深度为2-10μm。
所述供气槽靠近内径侧部分的径向长度与动压槽部分的径向长度的比值为0.1-2。
所述槽组的径向长度与未开槽的平面部分在径向所占高度比值为0.5-2.5。
本发明结构简单,组装紧凑,密封性好,承载能力强,加工制作方便,可双向旋转密封,使用范围广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各种含固体的离心泵、螺杆泵、回转泵等旋转轴的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动压槽圆弧为内凹的槽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动压槽圆弧为外凸的槽组示意图。
其中:1、旋转轴 2、机壳 3、密封腔体 4、静环 5、动环 6、弹性元件 7、推环 8、圆柱销 9、密封圈 10、固定组件 11、供气槽 12、动压槽 。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华阳光大密封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华阳光大密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7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