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罐式煅烧炉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5240.2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8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许继忠;田雪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忠 |
主分类号: | F27B14/00 | 分类号: | F27B14/00;F27B14/14;F27B14/20;F27B14/08;F23L1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建伟 |
地址: | 047300 山西省长治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煅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煅烧炉,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碳和石墨制品生产中原料煅烧的罐式煅烧炉。
背景技术
碳和石墨制品的工业生产中,原料煅烧要用到的主要设备是罐式煅烧炉。在现有技术中,罐式煅烧炉的炉体是由若干个用耐火砖砌成的相同结构及垂直配置的煅烧罐组成的,每四个煅烧罐为一组,每台煅烧炉大多由三至六组组成,即包括有十二至二十四个煅烧罐。上述罐式煅烧炉的主要缺点是:1、基建时需要数量较多的钢材,以及规格繁多的异型硅砖及粘土耐火砖,所建罐式煅烧炉投资巨大;2、传统结构的煅烧炉在煅烧挥发物含量大的延迟焦时,炉内易发生结焦、堵炉或放炮等失常现象。以上缺点客观上造成了煅烧炉使用的局限性,同时也影响了其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罐式煅烧炉,以解决传统煅烧炉结构复杂,成本高,热能利用率低且易发生结焦、堵炉或放炮等失常现象的不足。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罐式煅烧炉,由煅烧罐、燃烧室、加热火道、空气道、挥发分道、烟道、给料系统和排料系统组成,给料系统设置在煅烧罐的顶部,在煅烧罐的底部设置排料系统,所述的罐式煅烧炉包括有两个左右排列且垂直配置的煅烧罐,在所述煅烧罐的前后两侧设有加热火道,加热火道的进口连接燃烧室,出口与烟道连通,在加热火道的外围设置有挥发分道,挥发分道的入口连接设在煅烧罐上部的挥发分排出口,出口与加热火道连通,空气道设置在加热火道的下方,与挥发分道连通。
其中,加热火道有五层,沿煅烧罐上下之字形排列,空气道有二层,沿煅烧罐上下排列。
所述的给料系统包括设置在煅烧罐进料口上的料斗和螺旋给料机,排料系统包括炉料门以及安装在炉料门外的冷却水套和多齿旋转排料机。
本发明还在罐式煅烧炉的炉壁上设置有看火和测温孔。
本发明的罐式煅烧炉并非是对现有四罐式或多罐式煅烧炉炉体结构的简单切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的罐式煅烧炉采用结构简单的燃烧室为热源,而四罐式或多罐式煅烧炉的热源采用煤气管道和煤气喷嘴及结构繁杂的蓄热室组成;
2、本发明的罐式煅烧炉仅设置有五层加热火道,且热能利用率较高,而四罐式或多罐式煅烧炉加热火道一般多在六至八道或八道以上,而且结构繁杂,制造成本非常昂贵;
3、本发明的罐式煅烧炉挥发份直接通过加热火道周边二次预热后,与空气道的空气汇合,进入加热火道进行加热,结构简单,热能利用率高,而现有技术中的四罐式或多罐式煅烧炉,其预热空气道结构十分复杂,造价也非常昂贵;
4、本发明的罐式煅烧炉设计科学,结构独特,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现有技术的煅烧炉与其无法相比。
本发明的罐式煅烧炉结构简单,建造成本低,煅烧质量好,由原料中分解出的挥发分从煅烧罐上部排出口排出后,与空气混合,经加热火道预热后进入加热火道,充分燃烧利用,全炉热效率较高,生产连续性强。本发明生产过程中维修较少,维修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罐式煅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C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
罐式煅烧炉的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其中的图1是沿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罐式煅烧炉由煅烧罐1、燃烧室4、加热火道2、空气道3、挥发分道6、烟道5、给料系统7和排料系统8组成。罐式煅烧炉的主体结构是两个左右排列且垂直配置的煅烧罐1,每个煅烧罐的规格为长1520毫米×宽470毫米×高3500毫米。在煅烧罐1的前后两侧上下排列有五层规格为长3270毫米×宽240毫米×高411毫米加热火道2,加热火道2的进口连接燃烧室4,呈之字形回转后,出口与烟道5连通。在最下层加热火道2的下方设置有两层空气道3,空气道3的规格为长3270毫米×宽240毫米×高180毫米,与挥发分道6连通。在加热火道2的外围还设置有挥发分道6,挥发分道6的入口连接设在煅烧罐1上部的挥发分排出口10,出口与加热火道2连通。
在罐式煅烧炉的顶部设有用于进料的给料系统7,所述给料系统7包括料斗和螺旋给料机。在罐式煅烧炉侧壁的下部设有用于排料的排料系统8,所述排料系统8包括炉料门、冷却水套和多齿旋转排料机。
同时,为了方便对炉内温度进行管控,在炉体上设有看火和测温孔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忠,未经许继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52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